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术前的影像学表现,并与需鉴别疾病相比较,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CCC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CP检查。结果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4~13岁,10岁以内发病为13例,胆管囊肿I型17例,IV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和(或)外胆管薄壁囊性扩张,最大直径3.5~25cm不等,其囊壁厚度不均,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15/20),部分为梭型(5/20)。过半数患儿同时存在胆胰合流异常(11/20),部分合并胆囊结石(6/20),与术中所见相符合。术后病理与术前影像学诊断相符,并证实所有患儿均存在胆囊及囊肿壁的不规则增厚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存在慢性炎症。结论明确胆总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及并发症特点是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要条件,MRCP能无损伤地显示囊肿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并能准确提示包括胰胆管合流异常在内的各种合并症,能有效、安全地为临床医师做出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证明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存在损伤,寻找有效、无创的影像学方法了解对侧损伤情况。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扭转组,每组20只。二组于术后1h、4h、24h、1周各取5只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记录表现扩散系数值,其后处死大鼠,取对侧睾丸行病理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扭转组对侧ADC值、病理评分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两者经Pearson法证实存在正相关。结论单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早期即可出现损伤。DWI能有效、连续、无创地评估对侧损伤程度,可协助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I)腹部受累的影像学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或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8例术前均行CT平扫加增强,3例行MRI检查。结果为多结构受累:盆腔受累5例,腹腔受累3例,伴累及后腹壁5例,臀部肌间隙、骶管旁、骶前间隙3例,脊柱旁、腰大肌1例。病灶呈分叶状5例,迂曲血管状2例,"哑铃状"1例,病灶数目较多者呈"葡萄串状"。病变大小不等。CT平扫均呈混杂软组织密度,其中中央为低密度区7例,为高密度区1例;增强扫描可见病灶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3例,强化不明显1例。MR平扫时T1WI均呈等低信号,T2WI呈中央高信号1例,中央低信号2例,增强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邻近脏器受压、推移,脊柱向对侧侧弯2例,膀胱、直肠壁增厚者2例,小肠壁毛糙不光整者2例,椎孔、骶骨孔扩大者3例。结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腹部受累的影像表现多样化,主要为间质瘤及丛状神经纤维瘤,而丛状神经纤维瘤主要见于腹壁和腰骶丛,间质瘤多生长于消化道附近。结合临床和其他部位影像学资料,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MR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其MR表现特征.结果: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有1,2-DCE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MR改变十分相似,13例均表现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明显的对称性受累,以皮层下U形纤维脑白质区为著,呈火焰样改变;双侧外囊区呈对称条弧形影.深部脑灰质包括双侧苍白球(13例)、上部丘脑区(5例)、小脑齿状核(13例)均对称受累,呈长T1、长T2信号.旁矢正中层面T2WI图像均见典型“双核高信号”(13例).结论: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的MR表现具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睾丸扭转时间与角度的选择对睾丸挽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睾丸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扭转时间及角度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的睾丸扭转时闻、扭转角度与最终睾丸挽救结局的影响。结果:随着睾丸扭转时间的增加、睾丸扭转角度的增加,睾丸切除率明显增加(P〈0.05);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显示,随着睾丸扭转时间的增加、睾九扭转角度的增加,睾丸挽救率明显降低(P〈O.05)。结论:睾丸扭转角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将直接导致睾丸救治成功率降低,睾丸梗死切除的几率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3例误诊为黑色素瘤的脉络膜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3例误诊为黑色素瘤的脉络膜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2例骨瘤经影像学、临床及随访证实。结果 13例中,转移瘤2例,脉络膜血管瘤2例,脉络膜骨瘤2例,脉络膜睫状体神经鞘瘤1例,视网膜或脉络膜下出血6例;病灶位于眼球后壁12例,睫状体脉络膜处1例;边缘整齐6例,不整齐7例;13例行MRI检查,CT平扫1例,转移瘤、血管瘤及神经鞘瘤T1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骨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均呈等信号,在CT表现为弧形高密度,视网膜或脉络膜下出血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本组5例增强,均明显强化。9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例误诊,2例未定性,5例正确诊断。结论脉络膜病变MRI T1WI信号较T2WI高或相等时,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困难,诊断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对比诊断。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1例成人骨BFH的影像资料。结果: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单发病变10例,多发病变1例。X线表现大部分为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边缘见硬化环,病灶轻度膨胀性生长。CT对病灶内的钙化、囊性变、皮质断裂及周围软组织肿物显示比X线片清楚,周围硬化边及硬化边的厚薄也较X线片显示佳。MRI清楚显示病灶内条索状低信号纤维灶,对病灶穿破骨皮质向外侵犯的软组织肿块及周缘反应性水肿亦较其他检查显示佳。结论:BFH的各种影像检查诊断价值各有所长,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能进一步提高骨BFH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对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病理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50例健康对照组归为A组;58例HSPN患儿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B组(Ⅰ~Ⅱ级)、C组(Ⅲ级)、D组(Ⅳ~Ⅵ级).对各组肾皮质行ARFI技术检查,并记录各组肾皮质的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比较各组SWV的差异.结果 HSPN患儿肾皮质SW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5.883,P=0.017),两两比较发现Ⅳ~Ⅵ级(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可知,当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719时,SWV截点值为2.59m/s,其诊断HSPN肾损害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67%.结论 ARFI技术有望作为评价HSPN病理损害程度的一项有意义指标,并可用于远期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尾静脉注射同位素锝99(99TcmO4-)后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示大鼠单侧睾丸扭转(unilateral testiculartorsion,UTT)复位后即时及24 h时段对侧睾丸的血流变化,并比较血流变化与对侧睾丸早期损伤之间的联系。方法:将30只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复位组和切除(不复位)组,每组10只。复位组和切除组依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左睾丸720°扭转4 h,并固定于阴囊),4 h后前者扭转侧睾丸复位固定,后者切除,手术完成。其后即时、24 h时各取大鼠5只行SPECT观察对侧睾丸血供,记录结果后处死大鼠。结果:切除及复位组对侧血供手术后即时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手术后24 h切除组对侧血供较假手术组增加,而复位组血流较假手术组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SPECT可以特异性显示大鼠睾丸血流灌注情况;在UTT复位后,对侧睾丸血供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切除扭转侧睾丸后,对侧血供呈升高并保持平稳趋势,提示扭转侧睾丸保留与否可影响对侧睾丸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常规MRI成像、动态增强成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IVIM-DWI,b=0~1 200 s/mm2)检查。观察指标:病变形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曲线、IVIM模型相关参数值,分析上述观察指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在形态学上,乳腺癌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伴分叶或毛刺,片状不均匀强化等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动态增强上,乳腺癌多表现为廓清型曲线(Ⅲ型),乳腺良性病多呈流入型(Ⅰ型)或平台型(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IVIM相关参数值上:D值、f值和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01、-5.247、3.899,均P<0.05);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05)。ROC曲线示D值诊断效能最大(AUC=0.873),联合D值和f值的AUC可达到0.941。 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IVlM模型相关参数值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呈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