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血脂水平,为今后预防保健及康复干预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1991-2004年诊断为ICVD的病例共2886例,其中2000-2004年ICVD患者共1430例为一亚组,以我院同时期保健科随机选取的4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记录血脂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TC、TG和LDL—C水平ICVD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两性血脂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50岁以上女性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组男性。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随着年代的推移呈逐步上升趋势,总胆固醇从1991—1994年的24.5%到2001-2004年的38.1%(男性)和22.3%到38.5%(女性),且明显高于国内2000-2001年普查人群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结论佛山地区血脂异常是ICVD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化痰止咳作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的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及支气管炎、轻型肺炎伴有中度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症状的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对照组60例使用肺力咳合剂,其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药相同。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对呼吸道单个状症及症状综合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显著,但治疗组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各指标疗效及综合疗效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对药物接受程度更好(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痰止咳药,且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儿童硬膜外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儿童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儿童硬膜外血肿120例。结果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受伤原因以坠落伤及摔伤为主,7岁以上儿童以交通伤为主。65.8%(79/120)的患儿合并有颅骨骨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13.6分。急性血肿除立即手术者外,其他于首次发现血肿1d后及3d左右再复查CT。手术者占57.5%(69/120),术中发现血肿来源于板障出血的占44%(29/66)。结论 儿童硬膜外血肿的原发颅脑损伤相对较轻,颅骨骨折的发生率低于成人,板障出血为血肿形成的首要原因。有必要做多次CT检查,经恰当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2000年度购进美国熊牌750型儿童呼吸机,该机为压力调节及容量限制型呼吸机,至今两年救治患儿2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儿为2000年1月-2002年11月我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小10min,最大10岁,其中新生儿16例,-1岁3例,-3岁3例,-10岁4例,新生儿组中年龄最大2d。患儿来源:绵阳城区14例,郊县及农村12例,原发病新生儿窒息后并肺炎、HIE13例,新生儿肺出血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重症肺炎4例,病毒性脑炎5例,败血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煤油,煤气中毒各1例,其中20例伴Ⅱ型呼衰,6例伴Ⅰ型  相似文献   
5.
儿童哮喘472例吸入疗法技术及辅助吸药装置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儿童哮喘患者对吸入疗法技术及辅助吸药装置的正确使用情况,旨在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吸入药物、吸药装置以及如何指导病儿正确使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哮喘专科门诊病儿使用吸入药物及吸入装置情况进行观察、指导、随访,分为吸药前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和无专科医师指导组。结果吸药前选择正确的吸药装置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和无专科医师指导组吸药错误率分别为25.54%、88.52%.经X~3检验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经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后,于用药1周、1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吸药错误率分别为16.84%、18.33%,6.79%、9.81%,经X~2检验P>0.0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吸药前选择正确的吸药装置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与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吸药组比较:虽经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并于1周、1个月随访观察纠正,但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吸药组吸药错误率在用药当时、1周、1个月分别为88.38%、79.06%、67.44%,两组比较经÷~2检验,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无专科医师指导组:采取有活瓣的带面罩的储雾罐吸入压力定量气雾剂常见错误依次为:储雾罐的口鼻罩仅叩住患儿的口,未罩住患儿的鼻占22%;用药前未振荡气雾剂占18%;压力定量气霉剂未朝上占15.6%;空气压泵霉化吸入溶液常见错误依次为:用空气压泵面罩仅叩住患儿的口未叩住患儿的鼻占16%;使用吸入激素,吸药后未洗脸漱口占12%;未定期清洁储雾罐占9%;准纳器常见错误依次为:将准纳器吸嘴放入口中,不知道用力吸气以保证吸入药物占14%;吸药后屏气时间未达10s以上,或口唇屏气但鼻腔呼气占11%。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常见错误依次为:不能在深吸气的同时按下阀门占66%,用药前未振荡气雾剂占16%;吸入激素吸药后未漱口占12%。结论根据患者年龄正确选择吸入药物及装置;使用吸入药物前由哮喘专科医师正确指导,井定期随访纠正错误是保证吸入技术正确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常见症状为呕吐和共济失调.43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74.4%),近全切除8例(18.6%),大部切除3例(7.0%),本组无手术死亡.33例随访13个月~7年,其中术后放疗13例,12例存活,1例术后2年死亡;术后未放疗的20例患儿中,8例存活,12例于术后2个月~2年死亡.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恶性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术后分子病理学指导下的放化疗是今后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期治愈肛周脓肿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疾患,常因脓肿破溃而伴发肛瘘,瘘管性脓肿和肛瘘二者病理相同,是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多种因素均能引起肛周脓肿,其中隐窝腺感染是最常见的,因肛窦开口向上,粪便易进入或损伤肛窦而致感染。感染可沿肛腺管进入肛腺,通过腺体的管状分支或联合纵肌纤维向上、下、外三处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形成各种不同部位的脓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2001年6月-2004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病例组,共1583例,其中男性902例(57.0%),女性681例(43.0%),年龄38~89岁,平均(60.02±10.35)岁;同时期保健科随机选取的40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记录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动脉斑块与年龄、高血压史和胆固醇水平有显著相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和吸烟史的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增高。病例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C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结论:血脂异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功能区胶质瘤的术中直接电刺激判断核心手术技术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目的分析术中直接电刺激判断大脑功能区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大脑半球胶质瘤手术切除技术,及fMRI与DTI在辅助判断肿瘤与功能区的作用。通过术中直接电刺激判断大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提高病人术后Karnofsky生活状态(KPS)评分。结果19例术前KPS 80~90分的病人(术前平均85.8分)术后恢复至平均95.3分,6例KPS 40~70分病人术后恢复至平均73.3分;MRI示肿瘤全切23例,肿瘤大部切除2例。结论术中直接电刺激有助于判断大脑功能区位置,从而以最小的损伤,最大程度切除胶质瘤。  相似文献   
10.
术中功能定位切除辅助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辅助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术前应用功能磁共振进行评价.应用术中超声确定解剖边界,在唤醒麻醉下应用皮质电刺激定位功能边界,根据解剖-功能边界切除肿瘤.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功能结果.结果 术后24h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12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病理显示星形细胞瘤5例,少枝细胞瘤6例,少枝-星形细胞瘤3例.术后2例出现典型的辅助运动区综合征,3例出现部分辅助运动区综合征.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唤醒麻醉下应用术中皮质电刺激,确定肿瘤切除的功能边界.根据解剖-功能边界切除肿瘤,能够最大程度切除辅助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同时保护正常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