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在术后肺鳞癌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95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行肺癌切除术的139例肺鳞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6例患者获随访.将切除标本进行NCAM及PSA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结果:126例Ⅰ~Ⅲa期患者,PSA表达与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PSA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33.3%)与PSA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53.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中Ⅰ期患者PSA阳性和PSA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84.6%(P<0.05),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和64.5%,说明Ⅰ期、Ⅱ期PSA阳性患者预后较差.此外,当PSA表达呈阳性时,Ⅰ期、Ⅱ期和Ⅲa期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差别(P>0.05).结论:PSA的表达是预测Ⅰ期、Ⅱ期肺鳞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聚乳酸聚乙醇酸膜、聚β羟基丁酯膜和胶原膜的结构、生物相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HE、胶原染色,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新西兰兔15只皮下植入材料,于4、6、8和12周取出观察其组织反应和降解情况.将犬股动脉间质细胞种植于聚乳酸聚乙醇酸膜、胶原膜上,观察其形态.结果 聚乳酸聚乙醇酸膜、聚β羟基丁酯和胶原膜的孔径分别为179、13、107 μm,3种材料组织相容性好,局部无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早期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聚乳酸聚乙醇酸膜于8周基本吸收,胶原膜12周吸收,聚β羟基丁酯膜12周未见明显降解吸收.细胞种植实验显示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膜和胶原膜表面生长良好.结论 聚乳酸聚乙醇酸膜和胶原膜在材料结构、组织及细胞相容性和降解率方面符合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要求.聚β羟基丁酯膜在材料结构、降解率和细胞相容性方面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7年3月~2007年4月,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全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术2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全肺切除2例次,肺叶切除8例次,肺楔形切除21例次(其中10例在胸腔镜下行手术切除)。平均随访5年,随访率为10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19/28)、42.9%(12/28)、25.0%(7/28)。术后做放、化疗者的5年生存率为26.6%,未做者23.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对于明确为单发转移的患者可在胸腔镜下行转移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分析顺铂+复方苦参注射液+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10年9月的104例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顺铂+复方苦参注射液+白介素-2)和对照组(顺铂)。1个月后观察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顺铂联合白介素-2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8年8月至2008年5月共完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术329例,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均为食管癌、贲门癌行肿瘤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手术后至发病1~3个月,根据临床表现、X线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确诊为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采用积极的营养支持,及胃动力药、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全部治愈.结论 对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创伤小、效果好,能促进胸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y protein,RKIP)是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的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膜的生物合成、精子形成、神经发育等功能,并能抑制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分化以及凋亡.RKIP基因的下调或缺失可能导致这些通路的过度活跃以致细胞发生过度增殖及抗凋亡等现象[1-3].继Fu等[4]发现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RKI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以来,陆续有大量研究证实在乳腺癌[5,6]、胃癌[7,8]、肝癌[9]、结直肠癌[10]、前列腺癌[11]、肾癌[12]、神经胶质瘤[13]、肺癌[14,15]、食管癌等[16]肿瘤患者中,RKIP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或缺失,表明RKIP可能对肿瘤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显然,RKIP已成为肿瘤学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9.
胸腹同步按压手法复苏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胸按压手法仍是心肺脑复苏最常用的方式,回顾分析我们应用腹胸同步按压进行复苏的资料,旨在为提高徒手闭胸复苏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涿鹿县医院和北京武警部队总医院,按复苏手法分为2组。同步组:为1998年7月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玮  任华  张成伟  牛中喜  苏立伟  朱金如 《重庆医学》2011,40(32):3285-3286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胸外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112例外科手术治疗SPN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病理确诊。术后病理报告肺癌62例(58.04%),47例为良性肿瘤(41.96%)。结论 CT扫描是首选鉴别SPN的无创检查方法。临床上发现的SPN应尽早诊断,尽快外科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在明确SPN病理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