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直径在7.5~10nm之间,由于脂质含量相对较低,其水合密度比其它脂蛋白高.HDL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apoAⅠ和apoAⅡ,但也有少量除了apoB外的其它所有载脂蛋白.apoAⅠ约占HDL总蛋白的70%左右,它既是HDL的结构蛋白,又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激活物,有研究表明apoAⅠ的高表达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HDL在体内执行胆固醇逆转运的功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 064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科开展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1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2064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4例患者中2008例RFCA治疗成功,成功率达97.3%。并发症发生率为0.73%(15/2064),其中前5年为1.48%(9/609),后6年为0.41%(6/1455);2例安置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复发率为1.54%(31/2008),有28例再次行RFCA治疗获得成功。结论 (1)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2)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术者的操作技术及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内心电图(IC-ECG)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HOCM患者在无水酒精注射前进行了IC-ECG检测,其中7例完成了ASA术后即刻的复查;以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的下降幅度作为ASA术后即刻疗效的评价标准;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12、24、48、72 h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和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 7例患者无水酒精用量为(2.11±1.27)ml;IC-ECG检测显示,与酒精注射前比较,ASA术后ST段增幅达(6.36±3.54)倍(P0.05);术后即刻静息LVOTG下降57%[(41±38.30)mmHg vs(85.71±43.53)mmHg,P0.05];室性早搏激发LVOTG下降48%[(86±24.98)mmHg vs(163.75±31.46)mmHg,P0.05]。术后血浆CK峰值为(917.54±327.86)IU/L;CK拟合曲线下面积为(32 544.17±13 723.28)IU·h/L;CK-MB峰值为(123.46±52.46)IU/L;CK-MB拟合曲线下面积为(4 125.78±1 964.95)IU·h/L。ST段增幅与CK-Area、CK-MB-Area及LVOTG降幅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与酒精用量正相关(r=0.846,P0.05);CK-MB峰值与无水酒精用量之间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C-ECG在ASA术中检测准确可靠,操作方便,通过IC-ECG检测ST段升高与否,对术中即刻判断是否有心肌坏死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迟发Ⅲ度房室阻滞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岁女性室间隔膜部缺损患者 ,行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手术顺利 ,封堵完全 ,术后恢复好。术后第 5天出现Ⅲ度房室阻滞 ,予氢化考的松静脉滴注 6天 ,症状消失 ,心电图恢复正常 ,随访至今无不适。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可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 ,原因可能为局部炎症水肿所致。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时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10月至2005年4月我们共对136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其中7例(5.2%)于术中或术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我院开展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0年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经验,提高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风心病房颤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血管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两个重要原因。“血小板一粒细胞”或“粒细胞一内皮细胞”聚集体的形成促进了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现以“血小板一粒细胞”聚集体在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合并高血糖[包括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心肌梗死病人血脂及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血脂治疗,分为血糖正常病人组(n=25)、高血糖病人组(n=34)。所有病人均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各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心脏功能变化。结果: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正常血糖与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的TC及L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前后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正常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TC及LDL-C较高血糖组病人明显。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血糖正常及高血糖心肌梗死病人LVEF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