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裴莉  魏玲  秦大兵  田小波  符刚  朱艳  张勇  陈洁平 《重庆医学》2013,(25):2953-2954,2958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11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应用伊曲康唑或氟康唑,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随访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80d,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2%(5/69)和19.5%(8/4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真菌感染相关病死率(2.9%vs.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氟康唑高(26.9%vs.7.0%),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伊曲康唑预防用药可以显著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侧轻比重腰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选择单侧轻比重腰麻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腰麻,观察组采取单侧轻比重腰麻,分别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定,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阻滞平面,分别在手术各个阶段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去NE(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及CORT(皮质醇)浓度.结果:研究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术中镇痛麻醉效果均比较满意.对照组血压下降明显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单侧腰麻用量少于对照组用量(P<0.05).观察组术后及术后24小时的NE(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及CORT(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此差异明显,且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单侧轻比重腰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其用量小,麻醉效果比较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应激影响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7天,拒奶。G1P1,胎龄39+6,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900g(人工破膜,羊水Ⅰ°粪染),生后无窒息,母妊期无疾病史、眼药及接触有害物品及射线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生后9天因气急在外院诊断“肺炎”,抗菌治疗一周,疗效不显,仍气急、面色发组,哭闹时加重,吃奶中有停顿、气喘现象,无发热,4小时前哭闹不止,呼吸急促,青紫加重、拒乳、面色灰白,急诊转入我院。仍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予抗菌及对症治疗。查体:足月儿貌,心率162次/次,呼吸72次/分,面色苍灰,明显三凹征,气管居中,心前区无隆起,心音钝,…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进型光棒复合清醒表麻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预计为困难气道患者手术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清醒表面麻醉下诱导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在改进型光棒复合清醒表面麻醉下诱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以及插管所用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插管成功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插管所用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光棒复合清醒表面麻醉进行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所用的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多因病程长,心脏代偿性扩大,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并且常合并肺及体循环淤血、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等,围术期麻醉管理难度大。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28例,现总结麻醉管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7例初治患者与11例复发难治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7例初治患者中5例患者完全缓解(CR),后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11例复发难治患者中7例达CR,2例达PR,2例无效。患者浆细胞比例、血清总蛋白含量(TP)、球蛋白(G)、M蛋白含量、尿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尿酸(UA)等随化疗周期呈明显下降趋势,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含量、A/G比值等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不良反应多为1~2级,常为一过性,包括周围神经病变(4/18)、骨痛(1/18)、胃肠道反应(8/18),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硼替佐米对初发及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相关血液学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NB4细胞经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凋亡后的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检索NCBI的Entrez以及Human IPI数据库,通过染色体定位来排除冗余基因,共获得1 384个凋亡相关基因.探针使用软件OligoArray 2.0设计,并作Blast比对.设计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合成后点样,制备寡核苷酸芯片.用2μmol/L的As2O3处理NB4细胞48h后,提取细胞总RNA,分别以Cy3,Cy5标记对照组及实验组,随后与含1 384个凋亡相关基因的寡核苷酸芯片杂交,使用基因芯片扫描仪对杂交信号扫描,软件分析Cy3和Cy5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比值,找出经As2O3处理后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挑选其中差异表达最明显的4条基因,设计引物后与CNDA产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 NB4细胞经2μmol/L As2O3作用48h后共有4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且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完全相符.结论 As2O3可以诱导NB4细胞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这些涉及信号转导、转录调节、细胞周期、氧化应激、蛋白质的翻译合成及细胞分化等方面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在NB4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冠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及麻醉已占到冠脉搭桥手术及麻醉的80%以上。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共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麻醉4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以阿糖胞苷(Ara‐C)为主联合ATRA的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该科收治65例初治 APL 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TRA 联合 ATO 治疗,27例)和对照组[ATRA 联合 DA(柔红霉素+ Ara‐C)、HA(高三尖酯碱+ Ara‐C)、NA (米托蒽醌+ Ara‐C)等以 Ara‐C 为主联合化疗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完全缓解率(CR)、到达完全缓解时间、总生存率(OS)、无事件发生率(EFS)、5年无病生存率(DFS)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 CR 为81.48%,获得完全缓解平均时间(28.50±3.97)d ;对照组完全缓解为68.42%,获得完全缓解平均时间为(30.56±2.39)d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缓解患者继续序贯治疗5年 OS 分别为51.9%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缓解患者的5年 EFS 分别为48.1%和3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 DFS 分别是55.6%和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RA 联合 ATO 治疗初治 APL 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OS 、EFS 及5年 DFS ,ATRA 联合化疗方案与之疗效相似。但 ATRA + ATO 骨髓抑制较 ATRA 联合治疗低,可能降低早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线粒体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观察线粒体基因组在该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RT-PCR等方法,观察As2O3对NB4细胞的诱导凋亡、生长抑制作用及线粒体基因差异表达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NB4细胞经As2O3处理48h后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s2O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NB4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NB4细胞经0.5、1、2、3μmol/L As2O3处理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2%、6.40%、28.40%、33.34%.以0.5、1、2、4、8μmol/LAs2O3分别处理NB4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NB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下降12.8%、21.6%、66.9%、83.7%、83.8%.对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的13个线粒体基因组基因进行RT-PCR分析发现,COX2基因表达下调,其余12个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As2O3在体外对NB4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生长抑制效应,其诱导凋亡作用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密切相关;线粒体相关基因COX2的表达变化参与了As2O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