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行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瘤中心、瘤边缘和瘤旁MR对比剂空间分布情况;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MVD及分布情况,并分析与相应病灶MR对比剂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瘤内部MR对比剂空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瘤边缘早期强化率(△SI)显著高于瘤中心;所有病灶ΔSI边缘、ΔSI中心均高于ΔSI瘤旁,肝门部胆管癌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与MV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与MVD密切相关,可根据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推测癌灶的微血管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以评估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PAVM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增强后分两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7-9s和21-23s。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VR、MIP。结果全部病例均清楚的显示了瘤体形态、大小、走向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能够对肺动静脉畸形做出明确诊断。结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腔与其相连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血管成为PAVMs的基本构筑。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是诊断PAVMs理想和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矫娜  邹志东  刘红旭  王玲  周琦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54-255,28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证型分布及其常见证候临床诊断。方法基于“首发基金”及“51510项目基金”课题所设计临床调查表(CRF)为基础,对AMI临床证型名称进行频数统计,并分析其常见证候临床表现。结果(1)临床医生辨证证型:CRF表证型统计,共计84个,单一证型有2个,复合证型有82个,以3证及4证组合为多。(2)合并证型统计:证型精简为39个,单一证素4个,复合证素组合35个,其中以2证组合和3证组合为多。(3)证候临床诊断:对病例数较多的气虚血瘀,气虚血瘀痰阻,气阴两虚血瘀痰阻,气阴两虚血瘀,血瘀痰阻,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痰阻热,阳虚血瘀痰阻等证型进行临床表现统计,胸痛为所有证型所共有的表现。结论AMI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较为复杂多样,临床辨证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有必要制定出AMI统一规范的临床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4.
矫娜  孔祥泉 《放射学实践》2006,21(4):419-42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潜在致死危险,易为人们所忽视的复杂疾病。儿童患病率大约为2%,成人发病率约为2%~4%[1,2],其特点是睡眠时打鼾、严重憋气。OSAS定义为由于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引起反复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MRI表现与病理、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MR扫描,分析MRI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病灶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MRI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侵袭转移(16例)组、病灶内胆管扩张(8例)组的MVD、VEGF表达明显高于无侵袭转移组、无病灶内胆管扩张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生长方式的分型与MVD、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中,不同强化形式组间的MV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SI(早期信号强度增强率)与MVD呈明显正相关,与VEGF的表达亦有相关性.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MRI表现与病理、肿瘤血管生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根据其MRI表现对癌灶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医证候类型。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表,依据《中医诊断学》教科书相关内容对中医四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合并统一后的AM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聚25类,各类最终类中心所在的症状及舌脉基本能反应中医证候学的特点;出现频率占总例数5%以上的前九类中医证型依次为痰瘀互阻,气虚痰热瘀阻,气虚痰瘀互阻,气阴两虚瘀阻,气阴两虚、痰热瘀阻,阴虚痰热瘀阻,气虚痰瘀互阻,痰热内阻,气虚血瘀。结论气虚、阴虚、痰浊和血瘀为AMI产生的主要原因;应用聚类分析进行中医客观化研究,需采集大样本资料,且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SCT三期扫描在妇科腹腔镜致输尿管下段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妇科腹腔镜致输尿管下段损伤的术前MSCT表现.结果:12例中,双侧输尿管损伤2例,左侧输尿管损伤6例,右侧输尿管损伤4例,5例CT平扫显示输尿管中段不同程度扩张、7例未见异常,5例盆腔积液;增强扫描输尿管壁强化期:6例...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与MRI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89%、100%;18例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MBI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6例,胆管壁浸润2例,门静脉受侵10例,淋巴结肿大8例;而相应的CT显示为11、0、5和6例。结论 CT与MRI是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门静脉侵犯及淋巴结肿大方面比C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