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血吸虫病的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脑血吸虫病的CT、MRI表现,并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28例患者均同时行CT、MRI检查(平扫 增强),分析该病的影像学征象并结合9例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结果:27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22例呈水肿伴不规则结节,增强后呈结节状、斑片状及融合成簇状强化;CT发现54个病灶.MRI发现75个病灶。结论:脑血吸虫病在CT及MRI增强扫描中都具有特异性表现,MRI信号更接近其病理改变;两种检查方法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及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钼靶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误诊或误诊为乳腺癌的17例病历。结果乳腺癌误诊为乳腺小叶增生4例,误诊为纤维腺瘤5例,误诊为正常1例;纤维腺瘤误诊为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误诊为乳腺癌1例,囊肿误诊为乳腺癌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2例。结论乳腺癌诊断时注意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合,注重两侧对比观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触诊,必要时需结合彩超、MRI、穿刺活检及分泌物检查可进一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方法时脑型血吸虫病进行研究,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痛灶的灌注参数特性.方法:10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脑型血吸虫病病灶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V)、脑血容量(CBF)和表面通透性(PS)值.两组问CT灌注参数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0例脑型血吸虫病中,脑炎型1例,单发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7例.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血吸虫病灶的CBF、CBV和PS值均明显增高.结论:脑型血吸虫病病灶是一种高血流灌注、高表面通透性的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5.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乳腺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手段,能发现病灶中的微钙化,而钙化灶诊断乳腺肿瘤有着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价值。方法 9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经临床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本组病例中肝内胆管扩张38例,胆总管扩张31例,胆囊扩大17例,肿块性病变16例,胆总管结石8例,其他共计6例。结论 CT检查能明确阻塞性黄疸的部位,但CT对胆管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凡胰头肿大患者应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欲明确诊断,穿刺活检是应遵循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8.
9.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20例MRI早期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证实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有不同程度髋关节积液。18例关节间隙增宽,2例关节间隙稍变窄。增强扫描20例髋关节腔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并且3例同时伴有髋臼、股骨头内异常对比增强。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早期MRI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强化。  相似文献   
10.
11例霉菌性鼻窦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CT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被误诊的11例霉菌性鼻窦炎的病例资料,结合其CT表现和临床症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1例中误诊为细菌性副鼻窦炎5例,上颌窦慢性炎性息肉样变4例,上颌窦癌2例。其中仅1例CT显示病变中有钙化灶,10例未见明显钙化。结论:钙化是CT诊断霉菌性鼻窦炎的关键征象,没有钙化的霉菌性鼻窦炎应注意鉴别诊断,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