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东莞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看守所门诊部收治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10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降血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 厚度与斑块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 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颈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厚度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抗凝联合降血脂治 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后形成混合性包块的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特征,为评估CSP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导管双侧UAE联合清宫术治疗的182例CSP患者临床和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资料。根据治疗后瘢痕部位是否出现混合性包块分为瘢痕部位形成混合性包块组和未形成包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UAE联合清宫术治疗后128例(70.3%)患者痊愈(未形成包块),54例(29.7%)形成混合性包块,其中7例再次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孕龄、术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心、孕囊周围血流分级、妊娠包块最大径线、孕囊类型、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囊周围血流分级Ⅲ级、有胎心、妊娠包块最大径线>25 mm、子宫下段肌层厚度<1.5 mm是CSP治疗后形成混合性包块的危险因素。 结论 孕囊周围血流分级Ⅲ级、有胎心、妊娠包块最大径线>25 mm、子宫下段肌层厚度<1.5 mm均为影响CSP患者UAE治疗效果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疗效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CSP患者UAE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超声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CSP患者中,孕囊型58例,团块型38例。孕囊型CSP患者UAE并清宫后孕囊均被清除。团块型CSP患者UAE并清宫后24~48h团块直径较UAE术前及UAE术后24~48h减小(P均0.001)。孕囊型与团块型CSP患者间,UAE术前、UAE术后24~48h及UAE并清宫后24~48h病灶周边血流信号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类型CSP患者UAE术后24~48h、UAE并清宫后24~48h病灶周边血流信号分级均较UAE术前明显减低(P均0.001)。孕囊型与团块型CSP患者间,UAE术前及UAE术后24~48h子宫瘢痕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AE并清宫后24~48h孕囊型CSP患者子宫瘢痕厚度高于团块型(P0.001)。孕囊型CSP患者UAE并清宫后24~48h子宫瘢痕厚度高于UAE术前及UAE术后24~48h(P均0.001)。团块型CSP患者UAE并清宫后24~48h子宫瘢痕厚度高于UAE术前(P=0.037),与UAE术后24~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孕囊型CSP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团块型(P均0.001)。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监测UAE治疗CSP的疗效,UAE对不同类型CSP的疗效有所不同,孕囊型CSP患者疗效优于团块型。  相似文献   
4.
阑尾腺癌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4 h入院,查体:Murphy氏症(一),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结肠充气试验( ).血常规:WBC13.3×10<'9>/L,N 71.2%.超声检查提示:右下腹可探及范围28 mm×10 mm腊肠样弱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块内未显示正常阑尾壁及管腔结构(图1).CDFI:周边见散在点状血流信号,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腊肠样弱回声,考虑阑尾肿大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0个月,发现右侧睾丸肿大、变硬20 d。体格检查:右侧阴囊区扪及一3 cm×2 cm大小的包块,质硬,无红肿,皮温不高,包块表面血管怒张,无触压痛。平卧后包块不消失,不能回纳腹腔,透光试验(-)。左侧睾丸及附睾未见异常。血清β-HCG 0.3 mU/ml,甲胎蛋白328.11 ng/ml,。阴囊超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60mL,1次/天,连用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CD69CD3+T淋巴细胞、CD69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有效率为7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IL-2、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8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R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病历资料,电话回访患者治疗后再次妊娠情况。根据再次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宫内妊娠组(132例)和RCSP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流产次数(P=0.011)、前次CSP妊娠孕龄(P=0.020)、前次CSP子宫下段剩余肌层厚度(P=0.018)、前次CSP孕囊周围血流分级(P=0.033)、前次CSP治疗方式(P=0.04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4次(相较于无流产者OR 13.884,P=0.020,95%CI 1.511~127.593),前次CSP妊娠孕龄56天(相较于孕龄42天者OR 5.482,P=0.005,95%CI 1.613~18.625)是RCS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RCSP的发生受患者流产次数及前次CSP妊娠孕龄影响,流产次数多、前次CSP妊娠孕龄大的患者再次妊娠患RCSP的风险增加。CSP一经发现应尽早终止妊娠,对于有CSP史和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应警惕RCS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从彩色多普勒超声到超声造影到超声微泡携基因靶向破坏定位释放技术,极大的拓展了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尤其是超声微泡介导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促进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转染,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安全性,现就其超声微泡携基因靶向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三维超声对米非司酮治疗低危型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