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4层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组、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率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 (1)54层CT薄层重组、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2)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 64层CT通过薄层重组配合MPR、VR能够无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2.
64层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21例复合畸形、10例单纯室缺或房缺、2例主动脉弓离断;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参数:120kV,100-500mAs,64×0.6mm,以1.5-3.5ml/s的速率经肘静脉注入25-80ml非离子型对比剂,舒张末期重建0.75mm横断面图像,并在工作站上完成进行容积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及仿真内镜等。所有病例同期均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检查,23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0例进行了介入治疗。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23例患者手术显示累计畸形59处,CT正确诊断55处,诊断符合率93.2%;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54处,诊断符合率91.5%;心血管造影正确诊断56处,诊断符合率94.9%;三者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x~2=0.63,P>0.05)。10例介入治疗者以血管造影为标准共有10处畸形,CT及超声均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100%。结论:64层螺旋CT可逼真显现心脏大血管病理解剖结构,与超声、CAG相当,但受心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CT泪道造影方法研究(附3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中对比剂及扫描体位的合理选择方法。方法:36例(49侧)溢泪患者行CT泪道造影检查,分别选用300mgI/ml泛影葡胺、40%碘化油行CT横断面、冠状面扫描,观察CT对泪道、阻塞平面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CT泪道造影对49侧泪道中的48侧(98%)获得满意效果,均显示了泪道的全程或阻塞平面以上扩张部分,明确了泪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结论:CT泪道造影应根据病情或观察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和扫描体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4D CTA与DSA在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断,部位及分型中的对比研究。方法 3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320排动态容积CT 4D CTA及DSA检查,4D CTA与DSA检查间隔时间均小于2 d。所有图像以DSA作为金标准由2位神经放射学专家对诊断,位置及分型进行独立的评估。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位置主要分为:硬膜窦区、海绵窦区、天幕区、基底静脉丛区和大脑镰区,分型参照Borden分型。结果依据4D CTA和DSA,34例患者均分别被诊断为硬脑膜动静脉瘘。位置分布为:硬膜窦区(12例),海绵窦区(7例),天幕区(8例),基底静脉丛区(6例)和大脑镰区(1例)。对于DSA图像的Borden分型结果为:Ⅰ型18例,Ⅱ型9例,Ⅲ型7例。对于4D CTA的分型结果 ,其中32例患者的结果与DSA一致,另外2位患者,DSA评估为BordenⅡ型,而4D CTA图像因静脉反流被漏诊而误认为BordenⅠ型。结论 4D CTA可以作为临床筛查及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主要方法 ,用于评估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部位及分型。  相似文献   
5.
6.
患者 男 ,2 0岁。发现心脏杂音 2 0年 ,劳累后心慌、气急 1年 ,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入院。该患者平时活动耐力比正常者差 ,有蹲踞现象 ,剧烈运动后感心慌气急 ,口唇紫绀。查体 :心脏叩诊心界稍向左扩大 ,听诊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向心前区广泛传导。影像学表现 :胸部后前位片示肺纹理清晰 ,两肺门血管增大 ,与周围肺纹不成比例 ,肺动脉段突出 ,左右心室均增大 ,以右室增大明显 (图 1)。右心室造影显示右室流出道可见肌束肥厚 ,并形成充盈缺损 ,未见明确的肺动脉瓣 ,肺动脉主干扭曲增宽 ,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X线影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人们也就如何提高影像质量做了许多研究。可以说,今天的X线影像质量在10年前甚至是5a前是无法比拟的,或者说是没法想象得到的。就这一点而言,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确给病人以至于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相关器械及其应用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相关器械的应用技术。方法:对85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腔内隔术,主要采用主体-单肢嵌接式移植物,相关器械主要有DSA及附属设备,各种造影导管,多用途导管、导丝、圈套器、球囊等。采用双侧腹股沟下方纵切口,经股总动脉将输送器导入预定位置,释放移植物,在瘤腔内将移植物单肢与主体连接形成分叉型新的血流通道,将动脉瘤隔绝。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采用上述介入器械。结果采用球囊导管扩张8例,加用裸支架3例,钢圈栓塞右侧髂内动脉6例,应用鹅颈圈套器将导丝从主体侧牵入接口侧股动脉3例,使用多用途导管帮助导丝跨越移植物分叉5例,在接口侧帮助导丝定向3例。结论:EVE对设备及导管技术操作要求非常高,备足各种系列各种类型常规介入器具对保证EVE的技术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充气法64排CT成像在大肠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7例疑诊大肠病变患者完成大肠充气法64排CT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58、48~508、58s),采用Siemens 64扫描仪,在工作站完成CT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容积重建等后处理观察,并与肠镜或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检出大肠病变46例,误漏诊5例,诊断敏感度93.3%,特异度73.3%,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76.9%.结论:大肠充气法64排CT成像有较高的大肠病变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标准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判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6例胰腺癌MSCT图像,对胰腺周围5支大血管分别按照Loyer等、Lu等及长海医院标准评价各支血管的侵犯程度及肿瘤可切除性.以手术结果 为金标准,统计各标准评价的准确性,并计算其与手术间的Kappa系数.结果 Loyer等分型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9%、86.27%、86.90%、59.46%和96.60%,Kappa系数为0.623;Lu等分级法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1%、84.31%、95.20%、79.63%和96.46%,Kappa系数为0.777;长海医院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6%、84.31%、97.82%、89.58%和96.55%,Kappa系数为0.841.结论 长海医院标准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