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X线表现。方法:4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患者,术后使用GE Senographe D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进行检查。结果:46例中于重建术后第一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12例,主要表现为背阔肌影约占乳房一半者9例,小于一半者2例,大于一半者仅1例;重建术后第二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21例,表现为背阔肌影约占乳房一半者有2例,小于一半者18例,大于一半者1例;重建术后第三年内进行X线检查者13例,均表现为背阔肌影明显小于乳房的一半。乳房重建术后其它表现:出现钙化影3例,小结节影2例。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及自体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随着时间延长而表现为背阔肌逐渐萎缩、局部脂肪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X线立体定位活检在乳腺微小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应用乳腺摄片结合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对 3 0例乳腺摄片发现微小病变的病人进行立体定位穿刺活检。结果  3 0例病人中发现早期乳腺癌 9例 ,其中原位癌 3例 ,临床I期 6例 ,另外 ,乳腺纤维瘤 6例 ,不典型增生 9例 ,纤维腺病 4例 ,囊肿 2例 ,而乳腺癌、纤维瘤、不典型增生及囊肿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结论 对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病变应积极活检 ,X线立体定位活检术是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CT定位下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发  田文海  刘家麟 《华夏医学》2002,15(4):472-473
目的:了解在CT定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方法:21例患者术前均作俯卧外位CT平扫定位,在定位像上取病变椎间盘一般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中部层面,层厚层距3mm扫描,在此图像上测量并是出表皮穿刺进针点及进针角度。即在该椎间盘层面皮下棘突正中线至间盘中央作一垂线,通过间盘中央向侧方斜向后外方经上关节突旁0.2cm至该椎体背侧皮下作一斜线,连接皮下棘突正中线并成直角,与斜线交点为穿刺进针点,与斜线所夹角度为穿刺进针角度,斜线的长度为预计穿刺进针深度。结果:21例在CT定位像测得的穿刺点与棘突正中线的距离为5.0-7.0cm,平均为6.3cm,测得进针角度为42-47度,平均44度,平均斜向进针深度为8.5cm,与有关文献记载的进针点距离和穿刺进针角度的参数基本一致。21例治疗后随访观察效果:优7例,良13例,差1例。结论:CT定位下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进针角度、预计穿刺进针深度等简便易行,准确性高,为提高穿刺的成功提供准确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凤梅  龚柳燕  汤发 《医学综述》2012,(20):3459-3461
X线立体定位是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X线立体定位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是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及实用的方法,能够使得一些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治,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切除率及病理诊断率。现就X线立体定位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CT诊断中,胰腺囊性病变并不少见,但其起源繁多,定性时容易互相混淆。笔者搜集我院1992年3月至1998年6月根据手术、病理及典型CT表现,临床特征已确诊的1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目的在于加深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认识,提高对其诊断及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4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3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胃肠道肿瘤进行诊断。结果:(1)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直肠癌14例,结肠癌21例,胃癌13例;中低分化腺癌41例,黏液腺癌4例,类癌3例。(2)CT表现:胃壁及肠壁增厚35例、胃腔及肠腔内肿块23例、肠腔变窄伴不同程度梗阻26例、浆膜面模糊35例、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器官转移11例、腹水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4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3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胃肠道肿瘤进行诊断。结果:(1)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直肠癌14例,结肠癌21例,胃癌13例;中低分化腺癌41例,黏液腺癌4例,类癌3例。(2)CT表现:胃壁及肠壁增厚35例、胃腔及肠腔内肿块23例、肠腔变窄伴不同程度梗阻26例、浆膜面模糊35例、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器官转移11例、腹水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MRI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检查在乳腺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71例病例中,误诊病例31例,分析误诊病例的MRI表现特点并按BI-RADS分类进行评估,总结影像学表现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371例乳腺病变(良性91例,恶性280例)中MRI诊断错误31例,诊断准确率为91.4%;其中11例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病变,包括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粘液腺癌1例;16例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病变,包括慢性炎症2例,纤维腺病或增生7例,纤维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4例良性病变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包括腺病2例,叶状肿瘤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结论:术前MRI检查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虽然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相对低,对于分化好的及直径<1cm的早期乳腺癌术前容易漏诊;形成不规则形肿块的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及表现复杂多样的纤维腺病容易误诊为恶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分析乳腺癌术前化疗前后的X线影像改变.方法 25例经穿刺病理证实中晚期乳腺癌的病例,术前经1至6个月化疗,化疗前后均做X线检查.结果 ①病灶呈肿块影21例,病灶呈片状影4例;②化疗后肿块或病灶明显缩小22例,不变2例,增大1例;⑤化疗后钙化灶显示更清晰12例,毛刺征更明显18例,水肿环影增宽16例,④腋下淋巴结缩小11例.结论 乳腺癌术前化疗可提高手术可行性和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方法,X线检查是监测化疗效果的有效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