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胶质瘤细胞系摄取BPA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孵育时间和细胞周期对胶质瘤细胞摄取BPA(p boronophenylalanine)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BPA的胶质瘤细胞选择性作用机制。方法 将C6 ,BT 32 5 ,SHG 4 4胶质瘤细胞和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在含BPA的培养液中 ,分别培养 4h、8h、12h、16h、2 0h和 2 4h后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法测定细胞内硼的含量。培养 2 4h后 ,流式细胞仪分选G0 /G1和G2 /M期的细胞 ,ICP AES法分别测定细胞内硼的水平。结果 三种胶质瘤细胞在每个检测时间点的细胞内硼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胶质细胞 (P <0 .0 1)。三种胶质瘤细胞G2 /M期与G0 /G1期相比硼含量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星形胶质细胞两期差异不明显。C6、SHG 4 4和BT 32 5与星形胶质细胞G0 /G1期的硼浓度比分别为 1.4 6、1.5 1和 1.4 0 ,G2 /M期的硼浓度比分别为 3.6 5、3.96和3.76。结论 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加强胶质瘤对BPA的吸收 ,这一过程可能与胶质瘤细胞对BPA的主动运输有关。主动运输可能是BPA对胶质瘤选择性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ICP-AES法在测量胶质瘤细胞硼含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硼中子浮获治疗(BNCT)研究中细胞中宏观硼浓度的测量方法.方法小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样品的测量为例,利用ICP-AES仪,结合以正交设计安排实验,通过对射频功率、蠕动泵速、载气压力、观察高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出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建立了测定小鼠细胞样品中宏观硼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11.1 μg/L,相对误差为0.54%.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快速的特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治疗G422胶质细胞瘤的效果。方法建立小鼠颅内G422胶质细胞瘤模型,以ICP—AES法测定荷瘤小鼠不同组织中的10^B浓度。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未照射组(0Gy)、γ射线对照组(5、10Gy)、反应堆组(5、10Gy)、BNCT组(5、10Gy)。采用生存时间的中位数、平均生存时间、生存时间延长率作为评价指标,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荷瘤小鼠腹腔注射对二羟苯丙氨酸硼溶液后1.5h,瘤组织内的10^B浓度达到峰值[(43.78±3.02)μg/g]。BNCT5、10Gy照射后,移植G422胶质细胞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率分别为235%(233%)、329%(342%)。BNCT5Gy组的生存率与未照射组、γ射线5Gy组和反应堆5Gy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CT10Gy组的生存率与未照射组、γ射线5Gy组、γ射线10Gy组、反应堆5Gy组、反应堆10Gy组、BNCT5Gy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CT可以显著提高荷G422胶质细胞瘤小鼠的生存率,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同时BNCT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优于同剂量γ射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是否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BNCT作用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采用光镜、电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HG44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达Bcl-2、Bax蛋白的变化。结果 BNCT对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NCT 4和8 Gy后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为63.2%和88.3%。BNCT作用后,Bax蛋白表达增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BNCT对胶质瘤细胞SHG44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使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硼中子俘获法(BNCT)对体外培养C6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原理。方法实验分为未照射组(0Gy)、γ射线组(4、8Gy)、反应堆组(3Gy)、BNCT组(4、8Gy)。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照射后144h内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光镜、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BNCT后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成克隆分析法测定细胞存活分数。结果BNCT组细胞早期即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BNCT4、8Gy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等剂量的γ射线照射组(P〈0.01)。BNCT4、8Gy组处理后48h凋亡率分别为63.2%、88、3%,显著高于各组(P〈0.01)。BNCT4、8Gy组存活分数均〈0.0001,显著低于各组(P〈0.01)。结论与γ射线照射相比较,BNCT对C6胶质瘤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其作用是通过诱导C6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中子俘获治疗(neutron capture therapy,NCT)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特别是恶性脑胶质瘤)治疗方法。在所有用于NCT的核素中,研究最多的是硼-10(10B),其次是钆-157(gadolin ium-157,157Gd)。与10B相比,157Gd具有的优势是[1]:天然丰度较高,为15.68%,热中子俘获截面2.55×105靶,为天然核素中最大的;Gd3+的自旋量子数为7/2,有7个未成对电子,可在MR I中用为反差增强剂,使钆携带剂能在体内显像。由于157Gd具有鲜明的特点,近年来肿瘤的GdNCT疗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结合GdNCT的原理、特点,对钆携带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7.
硼中子俘获治疗脑胶质瘤超热中子束的品质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所需超热中子束的品质参数,得到无损治疗脑胶质瘤的较佳能量中子束.方法 建立人体头颅等效模型内中子、γ的通量和剂量计算模型,分析西安脉冲堆超热中子源在人体头颅等效模型内所产生的剂量成分,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4B)模拟计算单能理想中子束和脉冲堆超热中子束的优化深度、优化深度剂量率、优化比等品质参数.结果 束孔直径为20 cm、平均能量为11.5815 keV的西安脉冲堆超热中子源的相对生物等效因子(RBE)优化深度为9.78 cm、RBE优化比大于3.5.结论 在不进行外科手术情况下,理论设计的西安脉冲堆超热中子源是治疗脑胶质瘤的较佳能量中子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两种星形胶质瘤细胞系C6和SHG 4 4摄取BPA(p boronophenylalanine)的孵育时间与细胞周期的相关性 ,探讨BPA的选择性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法测定C6和SHG 4 4胶质瘤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曲线 ;将三种细胞分别培养在含BPA的培养液中 (BPA浓度为 5mmol/L ,10 B浓度相当于 5 0 μg/ml) ,4、8、12、16、2 0和 2 4h后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法测定细胞内硼的含量 ,绘制硼含量 时间曲线 ;含硼培养液孵育 2 4h后 ,流式细胞术分离G0 /G1和G2 /M期细胞 ,ICP AES法测定不同周期细胞硼的含量。结果 C6和SHG 4 4的倍增时间均为 18 5h,星形胶质细胞的倍增时间为 2 8h。相同时间下两种胶质瘤细胞硼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的胶质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两种胶质瘤细胞G2 /M期比G0 /G1期硼含量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星形胶质细胞两期硼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两种胶质瘤细胞G2 /M期硼浓度均高于星形胶质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在G0 /G1期 ,C6和SHG 4 4与星形胶质细胞硼浓度比值分别为 1 4 6和 1 5 1,而在G2 /M期该比值则分别为 3 6 5和3 96。结论 实验中合成的BPA具备了应有的生物学活性 ,即对胶质瘤细胞的高选择性 ;有  相似文献   
9.
硼中子俘获疗法诱导U87胶质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未照射组(0 Gy)、γ射线对照组(4、8 Gy)、反应堆组(3.5 Gy)、BNCT组(4、8 Gy).采用形态观察、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荧光染色、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等方法观察BNCT对U87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硼中子照射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BNCT 4、8 Gy组处理后48 h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5.1%、85.9%.BNCT 4、8 Gy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同等剂量的γ射线照射组(P<0.01).未照射的U87细胞P53蛋白表达阴性,BNCT4、8 Gy照射后P53蛋白表达阳性.BNCT4、8 Gy照射后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上升.结论 BNCT对U87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有剂量、时间依赖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发生凋亡,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BNCT后细胞形态改变;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存活分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体外试验中BNCT对U251细胞的杀伤力强,并观察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4、8Gy照射后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2%、80.6%。在凋亡过程中,p5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BNCT可诱导U251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53基因表达上调及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