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女,69,岁。因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伴两下肺感染于1990年10月26日入我院血液科。 实验室检查:Hb126g/L,血小板42×10~9/L,白细胞21.5×10~9/L,幼雅白细胞占70%。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M/E=15.9/1,粒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原粒占45.0%。红细胞系统重度抑制。单粒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原单占12.0%,幼单占8.0%。ABO血型:O型。11月1日因准备输血,在做交叉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儿男,第3胎第1产,胎龄36+6周,早产。生后3h血气分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血白细胞29.2×10^9/L,红细胞0.8×10^12/L,血红蛋白28.0g/L,血小板207×10^9/L。凝血异常。查体:皮肤苍白,肝脾明显肿大,抽血时血液极稀,排酱油样尿。考虑患儿存在溶血导致的重度贫血。急查血型为O型,Rh阳性母亲血型为A型,Rh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冻干血小板的体外功能。方法将经过可逆性激活抑制、添加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冷冻干燥后获得的血小板再水化,与新鲜血小板比较,应用流式仪检测分析其CD62p和PAC-1的表达,评价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反应能力;应用APACT检测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用SPAT评价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活性;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血小板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过血小板激活抑制剂和冻干保护剂预处理的冻干血小板,再水化后对凝血酶的最大聚集率(79.0%)与对照组(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DP和没食子酸诱导的聚集反应比对照分别降低49.34%和26.25%;经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为50.88%略低于对照组70.32%(P<0.05),PAC-1再表达率为54.55%与对照组63.38%无明显差异;促凝血功能SPAT检测结果69.4 s与对照组70.6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冷冻干燥保护剂和血小板激活抑制剂预处理后获得的冻干血小板,体外聚集活性和促凝血功能接近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IN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选,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上述表达。结果表明,骨髓细胞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16%、0.20%和0.43%,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0.49%、0.47%和1.07%;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共表达率为0.02%,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CD271^+CD133^+的共表达率为0.03%。90%CD133^+细胞表达CD34,40%CD34^+细胞表达CD133。结论:建立的三色荧光联合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CD271^+,CD133^+和CD34^+细胞的方法。CD271阳性细胞与CD133和/或CD34阳性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CD271可能在评价和指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自动配血系统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自动配血系统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对我院儿童医院2 332名不同胎龄患儿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主侧凝集早产n=37,占2.60%;围足月n=14,占3.48%;足月n=21,占4.13%,次侧凝集早产n=453,占31.85%、围足月n=88,占21.89%、足月n=168,占33.07%。结论全自动配血系统可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保证新生儿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血型鉴定,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血型抗原、抗体的产生情况。方法应用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对我院儿童医院1 012名不同胎龄新生儿进行ABO、Rh血型鉴定,比较其抗原、抗体产生的结果。结果早产、围足月、足月相比,B抗原:χ2=11.456,P<0.01;抗-A:χ2=8.004,P<0.05;不同胎龄ABO血型正反定一致率为46.91%。结论 ABO抗原抗体的产生与胎龄有关,而Rh抗原的产生与胎龄无关,出生时部分新生儿已产生ABO抗体。  相似文献   
7.
吴涛  张长虹  杨连贵 《北京医学》2010,32(2):143-144
输血是现代医疗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在输血治疗中,患者输注经采供血机构初检、复检合格的血液后,仍有感染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全世界5%~10%的HIV感染是因为输注了含HIV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所致。  相似文献   
8.
胆固醇酯转送蛋白(CETP)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胆固醇酯转送给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密度脂蛋白(I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将甘油三酯从VLDL、IDL和LDL转送给HDL,以调节血清HDL胆固醇(HDLC)浓度[1]。CETP基因突变影响其调节功能。继作者发现我国首例人CETP基因缺失症(D442G杂合子突变)后[2],本研究又对其家系做了调查,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为我国首例人CETP基因缺血症患者的父系及子系。2血脂测定:采用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用酶法,HDLC用直…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公民义务献血的广泛开展与普及,采血形式也有了发展,通常是献血者到医院进行采血,为了方便献血者,有的医院深入工矿、企业、学校、村镇以及街道等单位进行巡回采血。这就需要设置临时采血环境,因此对采血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