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of ventral foramen magnum meningiomas for improving therapeutic efficacy.MethodsClinical data of 35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foramen magnum meningiomas surgically treated from July 2004 to July 2014 in our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via classic far lateral approach and far lateral transcondylar approach in 31 and 4 cases respectively. Their pathologic feature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ostoperative cautions were summarized.Results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32 cases and subtotal resection in 3. Transient cranial nerve dysfunction occurred in 15 patients and permanent dysfunction in 2. 6 patients had limb movement disorders. Tracheotomy was performed in 5 patients. No deaths occurred.ConclusionsPosterior cranial nerve, vertebral artery and brainstem are key protected aims dur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foramen magnum meningiomas. The far lateral approach is preferred, and proper removal of occipital condyle will benefit tumor exposion.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中颅窝脑膜瘤术中保护蝶顶窦引流静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中颅窝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55.5岁;发病时间4个月至3年。27例患者侧裂静脉呈蝶顶窦优势引流者15例,非优势引流者12例。所有患者均经额颞筋膜间入路行脑膜瘤切除术。结果 27例中颅窝脑膜瘤患者中SimpsonⅡ级切除24例,Ⅲ级切除3例。术中3例蝶顶窦非优势引流者,因肿瘤包绕粘连,给予电凝切断。术后无1例死亡。术后1例因脑水肿加重行二次手术去骨瓣减压。随访2~13年,平均随访5.5年,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 中颅窝脑膜瘤常累及甚至包绕蝶顶窦引流静脉,术前要详细评估静脉引流情况,术中要重视该静脉的保护,锐性分离解剖保留引流静脉,才能减轻术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SARS病毒转录组数据进行临床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免疫损伤组学机制,预测针对性治疗药物,并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SARS病毒转录组数据并筛选差异基因,应用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探讨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机制,并应用表观精准治疗平台预测潜在治疗药物。结果: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机制复杂,包括通过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通过Th17信号通路诱导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以及通过IL-6、NF-κB、TNF等分子生成自身抗体介导自身免疫应答等。川穹、益赛普等药物可能对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具有治疗作用。结论:SARS病毒能够引起大量免疫相关分子及信号通路的异常,川穹、益赛普等药物可能对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具有治疗作用。本研究可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研究发现侵袭性垂体腺瘤与一些免疫相关分子关系密切.CD105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和丰富血供有很好标记作用;CD14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肿瘤侵袭性的一项指标;CD31在复发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升高,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CD44s与血CD44V6浓度值与侵袭性垂体腺瘤密切相关.IL-17及其受体、IL-4Roα、IL-13Rα1、IL-2Rγ、IL-1Rα、IL-6、IL-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密切.这些免疫相关分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神经系统肿瘤术后急性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肺栓 塞危险度预测评分(Wells评分、Geneva 评分)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PERC 积分) 在神经系统肿瘤术后 P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 神经系统肿瘤术后、临床确诊的PTE 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如患者的病案号、性别、年 龄、身高、体质量、抽烟史、饮酒史、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既往基础疾病史及肿瘤病理诊断,以及 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围手术期临床信息、影像学检查(CT肺血管造影,CTPA)、 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等,以及治疗及转归,包括溶栓或抗凝治疗,评估入、出院时和确诊PTE 时Karnofsky (KPS)评分。计算Wells 评分、Geneva 评分为高中低度,评定PERC 积分,分析Wells 评分、Geneva 评分和 PERC 积分在神经系统肿瘤术后PTE 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56 例患者中,男35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 (46.23±18.12)岁。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意识状态下降,分别占73.21%(41/56)、35.71%(20/56)。常见 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体征,分别占 66.07%(37/56)、46.43%(26/56)、53.57%(30/56)。 PTE出现于术后9.00( 4.75,14.00) d。术前禁食水平均时间(9.50±2.82)h;从麻醉开始至麻醉清醒拔管平 均时间为(683.2±295.5)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20 例(35.71%),良性肿瘤36 例(64.29%)。按 肿瘤发生部位分类,鞍区肿瘤26 例(46.43%),幕上肿瘤21 例(37.50%),颅底肿瘤7 例(12.50%),脊髓肿瘤 2 例(3.57%)。其中,55 例患者行单纯抗凝治疗,1 例患者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抗凝治疗;院内死亡4 例 (7.14%)。所有患者Wells 评分平均(7.19±1.70)分,Geneva 评分平均(7.44±1.85)分,皆属于中、高危组; 肺栓塞PERC 积分平均(4.18±1.20)分,均为阳性病例。 结论 神经系统肿瘤术后出现急性PTE 者基础 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栓塞危险度预测评分(Wells评分、Geneva 评分)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 (PERC 积分)以及辅助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和总结听神经瘤手术中小脑牵拉损伤危险因素及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手术治疗的46例原发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51.4±16.5)岁。病灶位于左侧20例,右侧26例;肿瘤平均直径(32.0±10.8)mm;平均手术时间5 h 20 min。所有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开颅,其中开颅过程中分层切开肌肉并切开头后大直肌33例,传统开颅技术且未切开头后大直肌13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左右行颅脑MRI检查,T2相及FLAIR相评估术后小脑是否牵拉损伤。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无椎动脉损伤,术后无死亡病例。46例患者术后早期MRI检查提示有14例患者出现小脑牵拉损伤(30.4%),其中33例开颅过程中切开头后大直肌组术后MRI检查提示小脑牵拉损伤为7例(21.2%);13例未切开头后大直肌组中小脑牵拉损伤7例(53.8%)。本组患者通过Spearman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听神经瘤术后小脑牵拉损伤与开颅过程中是否切开头后大直肌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侧别、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长无相关性(P>0.05)。结论 听神经瘤手术开颅过程中切开头后大直肌可通过扩大骨瓣下方暴露范围,术中容易释放枕大池的脑脊液,可降低术中对小脑牵拉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总结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的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6年5月收集的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6.5岁,发病时间11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均经额颞入路行脑膜瘤切除。结果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中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4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2~8年,平均随访时间6.5年,无一例肿瘤复发。术后发生可恢复性脑梗塞6例,经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例出现不可恢复性脑梗塞,术后1年仍无改善。结论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手术风险极大,预判颅底重要解剖结构,沿神经血管走形锐性分离,术中避免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和术后积极预防血管痉挛,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指端第一滴末梢血与第二滴末梢血之间的血糖值结果差异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10月既需测指端空腹血糖又需测静脉血糖的患者100例,根据到院顺序随机分为血糖仪检测组(A组)和生化分析仪检测组(B组)各50例,A组和B组分别检测静脉血及第一滴末梢血、第二滴末梢血的血糖值.结果 A组检测的指端第一滴末梢血、第二滴末梢血的血糖值之间对比结果及两者与血糖仪检测的静脉血血糖值之间的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者与B组检测的静脉血血糖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仪检测指端末梢第一滴血、第二滴血,均可正确反映即时血糖值;必要时可在采血时直接选用血糖仪检测静脉血能更加快速、客观地反映血糖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促甲状腺激素型(TSH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TSH型垂体腺瘤病例资料。9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开颅手术4例,经蝶手术5例。结果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4例。在7例术前TSH增高病例中,术后降至正常5例。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2例,脑脊液鼻漏1例,术区出血1例。术后随访35~78个月,经影像学及激素水平综合评估,治愈4例。结论 TSH型垂体腺瘤存在侵袭生长,质地偏韧的特性,治疗策略需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