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3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ransplanting spinal fetal neural stem cells (NSCs) into the peripheral nerve for delaying muscle denervation atrophy. Methods Spinal. fetal NSCs were separated from spinal cord of enceinte 10 to 12 days SD rats, cultured and purified. After three passages, the formed NSC spheres were blew into single cell suspension ( 106/μl×5 μl) and transplanted into the distal part of the transected tibial nerve. 5 μl of cell culture medium was injected into the distal tibial nerv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ree and 5 month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distal part of the tibial nerve and the triceps suraes were harvested and identified with specific markers, by means of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to evaluate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ransplanted NSCs in the nerve, and to observe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s.Results Compare to the control group, atrophy of the triceps suraes muscle was less severe 3 and 5 months after NSCs transplantation. Postsynaptic membrane was also better preserved in NSCs transplanted group. Five months after NSCs transplantation, new synapses (neuromuscular junction) formed in the denervated muscle.Conclusion NSCs transplantation can delay atrophy denervated muscles. NSCs transplantation can not only maintain the structure of postsynaptic membrane, but also form new synapse with the denervated muscle.  相似文献   
2.
随着有机溶液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逐渐普遍,涉及到提取、醇沉、树脂洗脱剂成分制备等环节,从而衍生出衔接性的热处理精制引起中药成分转化、溶剂污染等问题。纳滤具有常温化分离优势,但适用于水溶液的分离模型在有机溶液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通过综述纳滤分离机制,结合复杂溶液体系下中药成分的真实状态和传质行为,以期发现适用于有机溶液环境的中药成分纳滤分离研究策略,提升纳滤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的适用性,推动中药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联星  李绪贵  仇毅州 《广西医学》2000,22(5):1067-1069
葛根素注射液是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对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14例进行治疗观察,以了解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20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 - 6 0细胞时细胞发生效应及其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 - 6 0细胞 2 4小时 ,然后应用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 - 6 0细胞形态的变化 ;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对HL - 6 0细胞凋亡进行检测 ;用RT -PCR检测Bcl- 2、Fa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 0~ 37.5mg L作用HL - 6 0细胞 2 4小时 ,细胞发生的凋亡逐渐增加 ,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和明显的DNA梯度 ;同时 ,在该浓度范围内 ,Bcl- 2表达逐渐减少 ,而Fas表达逐渐增加 ;当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 37 5mg L时 ,细胞凋亡率并不增加 ,而是下降 ,且出现细胞坏死。结论  一定浓度细胞色素C能诱导HL - 6 0细胞发生凋亡 ,并且细胞凋亡率、Bcl- 2、FA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 ,细胞色素C诱导HL - 6 0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Bcl- 2基因的表达和激活Fas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改变中国农村X射线装备落后的现状成为实施WHIS-RAD的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和创建了“基本放射系统(WHO—BRS)。90年代,WHO又进一步改善了这个系统而称之为“世界卫生成像系统—放射学(WHIS—RAD)。为了改变中国落后X射线诊断装备和成为实施WHO—BRS和WHIS—RAD的典型,作者为中国农村地区提出了一种安全、有效和低价的X射线诊断成像装备设想。作者建议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必须淘汰荧光屏透视机和工频X射线摄影机,装备高频X射线摄影机。对一些大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使用数字X射线摄影机。这些实现WHO基本放射系统的战略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WHO—基本放射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用,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RPA)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和耐药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和质控菌株:实验菌株均为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40株(标本为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脓液、血液等)。所有菌株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吸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吸痰可提高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加快其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9.
丁伟  徐雷  杨超群  蒋军健  陆九州  徐建光 《骨科》2015,6(5):231-233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严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我院采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8例,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 除了1例病例边缘小部分坏死,通过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弹性好,外形满意。术后无明显感染及并发症。结论 采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严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较长等优点,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杜飞  张李  龚玲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4):3029-3033
背景 全身性炎症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然而,亚临床慢阻肺对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慢阻肺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CAD依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进行确诊。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慢阻肺组和无慢阻肺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部位和范围,以及与慢阻肺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210例患者中138例(65.7%)确诊为CAD;101例(48.1%)确诊为慢阻肺。慢阻肺组CAD、狭窄程度≥50%、累及三支血管、累及多支血管、累及左冠状动脉及重度CAD发生率均高于无慢阻肺组(P<0.05)。重度慢阻肺患者的CAD及狭窄程度≥50%发生率均高于轻度、中度慢阻肺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OR=11.42,95%CI(5.34,24.59),P<0.001)〕是CAD的影响因素;慢阻肺是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OR=4.78,95%CI(2.21,10.34),P<0.001〕。结论 在CAD患者中,慢阻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慢阻肺是CAD和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