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对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选择本医院58例(72髋)ANFH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检查和MRI检查对ANFH诊断的敏感性。结果:CT阳性检出率为69.4%;MRI阳性检出率为100%;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于ANFN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是ANFH检查的可靠影像学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胸腰椎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62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对比分析这62例患者的多平面重组图像(MPR)、横轴位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SSD)图像的优缺点.结果 在对于椎体部位的骨折以及脱位、轴向线的骨折、椎管狭窄、成角畸形的显示上多平面重组及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的显示效果较好,而在附件骨折脱位以及非轴向线上的骨折横轴位图像显示效果较好.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多平面重组图像、横轴位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钼靶X线诊断误漏诊的相关因素,以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43例46个乳腺纤维腺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摄取双侧乳房轴、斜位像,均应用计算机成像系统(CR)进行图像采集和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优良。对其X线征象,采用双盲阅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31个病灶X线做出明确诊断,占67%(31/46),最大直径界于0.5~10cm之间,其中圆形、类圆形、椭圆型28个,分叶状1个,不规则形1个,巨大肿块1个。中等密度或偏高密度。2个有斑点状钙化。15例15个病灶漏珍或未做出明确诊断,占33%(15/46)。结论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病灶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4.
医疗照射已成为不断增加的最大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其防护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日常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小剂量CT扫描能够减少辐射损害,降低群体辐射剂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患者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儿童头颅外伤小剂量分段CT扫描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脾结核一例     
脾结核一例李良顺患者男,31岁。左上腹不适、隐痛2月余,无发热、盗汗、消瘦。既往因胸膜炎住院治疗。胸透:心肺正常。B超检查:脾轮廓清楚,实质回声欠均,近上极探及一4.0cm×2.9cm实质性低回声区。CT平扫:脾大,脾上部见一分叶状低密度灶,呈多房样...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DWI及PWI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DWI及PWI判定急性脑梗死诊断及缺血半暗带的作用。材料和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4组,A组作假手术对照;B、D组分别栓塞2h、6h,均再灌注2h、24h;C组栓塞2h再灌注24h、7d。B、C、D组于各自栓塞及再灌注时间点行DWI、PWI及常规序列扫描;后处理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形态图。并将结果与四氮唑红(TTC)染色和病理作比较。结果:A组DWI、PWI、TTC染色及病理观察均无异常;B、C、D组栓塞时均可见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DWI呈高信号,D组异常信号区面积明显大于B组,病理电镜表现为细胞内水肿。B、D组再灌注24hDWI异常信号区面积与灌注前相比,B组无明显变化,D组较前增大;C组再灌注7d6只大鼠DWI见高信号,但ADC图均正常。B、D组栓塞时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PWI灌注缺损区面积相似。B组PWI异常信号面积大于DWI异常信号区;D组PWI与DWI异常信号面积无明显差别。结论:DWI能灵敏反映急性期缺血脑组织损伤情况,PWI能灵敏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情况。DWI、PWI联合应用有可能判定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04—01~2005—11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术前钼靶X线误漏诊乳腺纤维腺瘤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CR对479例子宫输卵管造影进行了图像采集和图像后处理。结果双侧输卵管通畅57例,双侧输卵管阻塞214例,单侧输卵管阻塞48例,输卵管通而不畅153例,输卵管积水21例,输卵管伞端周围粘连173例。结论所有病例均通过CR采集图像和图像后处理,图像清晰,对比度良好,微细结构显示清楚,诊断信息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乳腺纤维腺瘤钼靶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良顺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1037-1038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钼靶X线诊断误诊漏诊的相关因素,以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43例46个乳腺纤维腺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摄取双侧乳房轴、斜位像,均应用计算机成像系统(CR)进行图像采集和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优良。对其X线征象,采用双盲阅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31个病灶X线做出明确诊断,占67%(31/46),最大直径界于0.5~10cm,其中圆形、类圆形、椭圆型28个,分叶状1个,不规则形1个,巨大肿块1个。2个有斑点状钙化。15例15个病灶漏诊或未做出明确诊断,占33%(15/46)。结论 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病灶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