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MRI评价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急性犬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活体上用放射微球^99Tc—MAA测量心肌血流量,0.5%伊文蓝染色区分缺血心肌;心脏离体后用3%TTC染色区分梗死心肌,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微血管并计算微血管体积分数。犬离体心脏左冠状动脉插管后作MRI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测量正常、缺血和梗死心肌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在T1WI上,心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在T2WI上,病变心肌信号强度较正常增高;Gd-DTPA灌注动态增强扫描,正常心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下降形,危险心肌呈上升形,梗死心肌呈平直形,灌注晚期病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正常、危险和梗死心肌血流量、微血管体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水肿、心肌含水量增加致T2WI信号增高。Gd-DTPA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升的斜率及峰值可以反映心肌微血管损伤及组织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2例NSCLC组织中MMP-2、TIMP-2、NOS(1,2,3)、VEGF、CD44v6、CEA、COX-2、VEGF-C、VEGFR-3等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1年生存率为79%(33/42),2年生存率为50%(21/42),3年生存率为36%(15/42),4年生存率为17%(7/42),5年生存率为10%(4/42).单因素显示MMP-2、TIMP-2、VEGF、COX-2、VEGF-C、VEGFR-3与NSCLC预后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IMP-2、VEGF和VEGFR-3是影响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P<0.05).[结论]TIMP-2、VEGF和VEGFR-3是影响NSCLC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IGF1和IGF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IGF1、IGF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5例胃肠道间质瘤中IGF1和IGF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部位)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5例GISTs中IGF1和IGF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34/55)和49.1%(28/55)。不同肿瘤直径及组织学分级之间IGF1和IGF2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性别、组织学分型、部位、肿瘤结节数、原发/复发之间无关(P〉0.05)。结论IGF在GISTs的发生和增殖中发挥作用,可能为GISTs良恶性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问质瘤(GISTs)的组织学起源与病理特点。方法:对15例GISTs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多以腹部包块、疼痛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以梭形细胞型为主(93.3%),CD117阳性率为100%,CD34阳性率为73.3%。结论:GISTs符合卡哈尔问质细胞来源。CD117及CD34对GIST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巨细胞瘤中MMP-9和TIM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 TIM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9。TIMP-3的表达情况,以CD31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9。TIMP-3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MMP-9表达与MVD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字2 = 14.812,P = 0.001),而且两者在复发组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字2 = 18.250,P = 0.000; t = -8.14, P = 0.000),但TIMP-3在两组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此外MMP-9。TIMP-3及MVD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MMP-9。TIMP-3表达的不平衡可能会加速肿瘤血管形成并影响骨巨细胞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TIMP-3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骨巨细胞瘤(GCT)中TIMP—3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探讨该肿瘤组织TIMP—3蛋白表达缺失的原因和TIMP-3启动子甲基化与GCT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IMP—3在GCT组织中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法检测TIMP—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TIMP—3主要在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胞质表达,后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极向性。17例GCT中有5例(29.4%)TIMP—3蛋白丢失,其中4例的TIMP—3启动子发生异常甲基化,且均为组织学分级为Ⅱ级的病例。结论 GCT的局部骨质破坏,可能与TIMP—3丢失有关;而TIMP—3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TIMP—3基因失活和蛋白丢失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96例随机分2组,常规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西咪替丁治疗,奥美拉唑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比较2组患儿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消化性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显效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指标的差异;不良反应.结果 奥美拉唑组患儿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奥美拉唑组消化性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显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炎症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奥美拉唑组炎症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高,可加速溃疡愈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评分结果 与其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4个病理诊断为纤维腺瘤的乳腺病灶的UE评分情况,与其病理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弹性评分与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广泛黏液样变或透明样变可以使管周型纤维腺瘤的硬度减低(P<0.05);间质增生丰富的管内型以及管周型合并管内型的纤维腺瘤,弹性评分与相应病理类型的间质增生不丰富的相比,两者之间弹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UE评分与病理类型相关,不同情况的病理改变可能导致乳腺纤维腺瘤硬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例肾囊性病变组织学形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个病例临床症状均为腰痛或血尿,最后经病理确诊为囊性肾瘤2例和多房性囊性肾癌1例。囊性肾瘤为多房囊腔组织,囊壁薄,内衬单层上皮。免疫表型:上皮细胞角蛋白(CK)、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阳性表达;间质成分波形蛋白阳性。多房性囊性肾癌囊壁被覆单层或多层胞浆透明的细胞,间隔内含聚集的透明细胞巢。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K和EMA阳性,CD68阴性。结论 囊性肾瘤和多房性囊性肾癌均是少见的肾脏肿瘤。两种病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极为相似,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两种病变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