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胃癌手术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胃癌手术前后及1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随访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78例。结果表明,PGⅠ值在早期胃癌即有明显下降,在胃癌进展期则下降更为显著;胃癌术后PGⅠ,PGⅡ均明显降低;全胃切除后复发时PGⅠ,PGⅡ明显升高,提示,PGⅠ明显降低对胃癌诊断有重要意义,随着胃癌进展PGⅠ降低尤为显著;而术后PGⅠ,PGⅡ均降至低值,尤以全胃切除者最低。全胃切除后P  相似文献   
2.
肠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癌方(炙黄芪、潞党参、炒白术、云茯苓、生苡仁、白扁豆、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败酱草、炙甘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奥沙利鉑+醛氢叶酸+氟脲嘧啶(OLF)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肠癌方联合OLF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中医症状评分、卡式评分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肿瘤近期客观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25%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9);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1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生贫血及恶心呕吐的毒副反应相对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34)。结论肠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较单纯化疗毒副反应轻微,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主要沿肠壁环状蔓延为主,出血常为粘膜糜烂或微血管弥漫性充血扩张、肿瘤坏死或侵及血管而广泛出血。晚期直肠部有一部分不能手术只能行结肠造口、粪便转流。临床上原发病灶引起的出血较难控制,我们采用活性炭吸附抗癌剂氟尿晓咛(5-FU)和顺铂(DDP)保留灌肠,疗效迅速有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l.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系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我院住院病人,均经肠镜和手术诊断并经病理确诊的晚期直肠癌。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60.5岁,均因无法手术切除病灶而行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以DC-CIK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DC-CIK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的3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观察组)的病历资料,并与同期采取化疗方法治疗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和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20%,临床受益率73%.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10%,临床受益率4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位生存期、平均生存期及1 a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经皮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B超引导下,以心左缘浊音界内或剑突下为穿刺点,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放液干净后注入DDP30~40mg,IL-2100万U,Dx 5mg。结果心包腔置管化疗组与单纯心包抽液化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3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心包腔内置管注药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佳,可迅速缓解心包填塞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125I粒子术中植入治疗进展期中下段直肠癌的效果。方法67例中下段直肠癌TME手术根治患者(均为Dukes’B、C期),分成3组:①组:TME手术根治加化疗组24例;②组:TME手术根治加放疗组18例;③组:TME手术根治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19例。跟踪随访2年内复发率;同时比较②与③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1.5年内复发率分别为46%、11%和5%;②、⑧组复发率低于①组(x^2=4.291、6.771,P〈0.05),③组复发率与②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比②组(44%)明显降低(确切概率计算法,P=0.029)。结论TME联合^125II粒子术中植入有助于预防直肠癌术后复发,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术后联合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结肠癌术后联合树突状细胞(DC)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接受结肠癌D3根治术并进行一次化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化疗后不进行DC免疫治疗;一组在术中采集新鲜肿瘤组织样本,并在化疗后进行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免疫治疗.采集自体外周血,诱导制备自体肿瘤抗原负载的DC,进行4次免疫注射为1个疗程,前2次每周进行注射,后2次隔周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治疗组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检测及随访,观察患者的免疫应答与临床疗效.结果 制备获得成熟DC(mDC),细胞活率>95%,CD11c+CD14-细胞平均为90.24%±2.73%,CD11c+ HLA-DR+细胞平均为83.58%4±1.36%,CD80+细胞平均为87.92%±4.41%,CD83+细胞平均为62.48%±4.45%,CD86+细胞平均为97.72%±3.86%.治疗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IFN-γ升高最为明显(P<0.01).15例进行DTH检测的患者中有8例呈阳性,经过6~36个月随访,治疗组有1例患者复发,常规治疗组有1例复发,1例死亡.两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期分别是22个月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DC治疗组中DTH阳性的患者无1例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结肠癌术后联合DC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活性碳并榄香烯乳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常见。为有效控制和减少胸水形成 ,我科采用了胸腔闭式引流后注药法 ,以活性碳并用榄香烯乳治疗28例 ,疗效好 ,副作用少 ,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8例晚期恶性肿瘤并胸膜转移胸腔积液 ,为我院1996年8月到1999年8月住院患者 ,均有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 ,并经X线或B超检查证实胸水达中等量以上 ,其中男8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5.23±10.73岁。1.2治疗方法1.2.1套管插管法闭式引流应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监制的穿刺套管针 ,按B超定位点 ,常规操作 ,导入事先消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定量参数联合血液学指标对免疫检 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晚期肺癌患者共118例,均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至少连续进行4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根据实体肿瘤的免疫反应评价标 准(iRECIST)评估临床疗效,分为应答组70例和无应答组48例。治疗前采用PET/CT检测固定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SUVmean和SUVpeak,总肿瘤体积(MTV)和总病变糖酵解(TLG),以及全身负荷值MTVwb、TLGwb、SUVmeanwb 和SUVmaxwb;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应 答组和无应答组 PET/CT 参数和血液学检查结果的差异,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应答的危险因素。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与无应答组相比,应答组SUVmax、MTV、MTVwb和 NLR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11.28和NLR≥5.97是无 应答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时间6~30个月,118例患者存活69例(5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 险组(SUVmax≥11.28和NLR≥5.97)较中风险组(SUVmax≥11.28或NLR≥5.97)和低风险组(SUVmax<11.28和NLR< 5.97)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18F-FDG PET/CT检测SUVmax值与血清NLR值对预测ICIs联合化疗 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与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A多肽负载的自体树突状细胞(DC)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介素-4(rhIL-4)体外诱导DC,CEA多肽负载自体DC,对8例HLA-A2阳性且CEA较高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4次DC免疫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清中IL-2、IL-12、IFN-γ和TNF-α水平治疗后呈明显上升趋势,4例患者的DTH检测阳性;4例患者血清CEA降低,2例平稳,2例升高。7例有可评价病灶的患者中,1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3例稳定(SD)、2例进展(PD)。结论CEA负载的自体DC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缓解病情,且不良反应少,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