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围术期的真实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性、高效性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20年9月—2020年11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8例胸腺(瘤)切除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1)术前负性情绪:因基层医院确诊率低、不能有效治疗,增加经济及精神负担;生活无望感;承受压力和痛苦;对手术既紧张又期待。(2)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不适感;对预后的担忧和顾虑;自我意识改变。(3)期望和要求:多维社会支持的体验;获得健康信息;安稳生活。结论:重症肌无力病人在围术期存在明显的负性心理,临床工作者应在不同时期根据病人内心真实体验,提供有效的医疗信息和情感支持,提高病人围术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便秘患者应用甘油灌肠剂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对照组60例不应用甘油灌肠剂,观察组60例应用甘油灌肠剂进行护理,观察患者12 h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12 h排便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2 h排便总有效率为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神经内科便秘患者应用甘油灌肠剂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便秘的治愈率,促进疾病康复,减轻了护理工作负担,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p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L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培养后分为2组:Aβ1-42组和抗CD14加Aβ1-42组。抗CD14加Aβ1-42组使用抗CD14抗体拮抗CD14的表达,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β1-42(0、62.5nmol/L、125nmol/L、250nmol/L)进行干预,2组均在Aβ1-42干预2h后用RT—PCR法检测CD14及TNF—αmRNA表达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β1-42干预小胶质细胞2h后,62.5nmol/L与0nmol/L Aβ1-42组CD14mRNA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Aβ1-42浓度为125nmol/L和250nmol/L时,CD14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使用CD14抗体后,抗CD14加Aβ1-42组中CD14mRNA的表达与Aβ1-42组比降低(P〈0.05)。Aβ1-42组TNF-αmRNA的表达随Aβ1-42的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Aβ1-42组相比,抗CD14加Aβ1-42组中TNF-αmRNA的表达在Aβ1-42浓度为125nmol/L开始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可通过脂多糖受体CD14使TNF-αmRNA的表达增加,且与Aβ1-42的作用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光量子透射液体疗法(ULI)主要是通过少量液体经紫外线照射和充入氧、臭氧后输入人体所致血液体的一系列变化及它对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达到治疗脑血管病的目的,自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我科共收治脑血管病早期患者80例,用此疗法治疗40例,我们从护理角度观察,显效时间快,住院时间短,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液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6~82岁,平均67岁,其中脑梗塞28例,脑出血12例,均为发病至10日内的首发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按…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是病情加重,加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共抢救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101例,我们根据本病的特点,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在治疗原发病,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多发器官的功能监测和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治  相似文献   
6.
色彩效应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效应在我们临床医学实践中有独特的作用,色彩主要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心理和精神,还会导致血压、呼吸、脑波的异常变化,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如浅蓝色对高热患者有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沉默行为、心理资本的现状,分析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与沉默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心理资本量表、沉默行为量表对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39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与沉默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总得分为(107.66±16.81)分,沉默行为总得分为(49.31±15.83)分,二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该关注手术室护士沉默行为现象,可以通过增强其心理资本来减少沉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成巧梅 《山东医药》2006,46(35):59-60
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连用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按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测定神经功能,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NO及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S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两者水平,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主导执行每日唤醒,观察组由管床医师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唤醒时机,护士具体执行。观察两组镇静剂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情绪、心率、血压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非计划拔管发生。结论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