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9篇
特种医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1976年5月~1987年4月收治37例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病人的诊治情况,并对其中11例 CT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临床资料后腹膜肿瘤37例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13~75岁。其中以40~60岁居多共26例(70%)。从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者1月,最长者达32年,甚至恶性肿瘤也有达3年者,但超过半数病例的病程在6个月以内。本组36例施行剖腹  相似文献   
2.
CT照片的质量评价,通常是采用主观和经验的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采用量化或半量化的方法,以期获得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作者随机从各等级CT机型中,每一等级机型选择4~5家医院一共13家医院的颅脑、胸部、上腹部及腰椎4个部位的平扫CT片共400份,统一规定扫描方式与扫描参数.经过反复测算,将各部位的评审参数分解为解剖结构的显示、CT值测量、CT机伪影以及图像观感4个方面.同时又细分了有关的评审参数,并且根据各参数在图像质量中的重要性采取加以不同"权重”的方法.参数指标的评分又细分为AA到DD 6级,也通过多次测算分别赋值.最后根据每张照片所获得的总分评定为甲、乙、丙及不及格4个等级,据此制定了"CT照片临床应用评审表”.评审结果基本符合北京市医院的实际情况,即北京市医院cT照片质量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各解剖部位的甲级片为31.1%(胸部)~56.4%(腹部),丙级片为7.9%(颅脑)~15.6%(胸部),不及格片仅占4.4%(颅脑).本文还讨论了各评审参数的必要性与评审中的问题.通过与年轻医师的双盲评审,认为本文提出的经过量化的评审标准对CT照片的评审很有用处,但仍有一定的主观性,评审工作必须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  相似文献   
3.
4.
5.
目前,CT 在国内的应用已相当广泛,而胸部疾病是CT 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现将我们对CT 在胸部疾病诊断方面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收集了经CT 检查的胸部病变43例,每例同时有一般x 线检查材料。其中手术病理证实19例,临床证实24例。病种包括肺癌21例,肺炎5例,肺结核2例、胸腺瘤2例、主动脉病变4例(包括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先天变异)、肺动脉病变2例、胸膜病变6例(包括胸膜间皮瘤、结核性胸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3例十二指肠、空迥肠和结肠病变的CT表现与钡剂造影检查比较及漏误诊原因。CT的价值在于配合钡剂造影和内窥镜直接显示肠壁和向壁外发展的病变,确定病变性质及病变向周围侵犯和远处转移状况。肠道病变的CT基本征象是肿块与肠壁增厚。本文CT确诊有14例,误诊5例,诊断不明4例  相似文献   
7.
病例1(图1,2)【病例简介】患者男,21岁。发热9天,胸痛、憋气、心慌,不能平卧5天,近一天症状加重急诊入院。体检:患者高热39℃,面色苍白,无明显呼吸困难,心率108次/分,两肺未闻罗音,无明显奇脉,肝肋下0.5厘米。测右肘静脉压230毫米水柱,左肘静脉压100毫米水柱。超声心动图有心包积液。临床诊断:发热待查,①心肌炎;②心包炎。【X线检查】心脏后前位象(图1)示心脏向两侧增大,呈普大型心脏,心缘各弧界限消失,边缘清晰,肺血管纹理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18例经CT检查并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部肿块,不包括自该区脏器如消化管、肝、胰、肾等发生的肿瘤作回顾性分析,并讨论CT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脏占位病变CT检查绝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低密度或混合密度病灶。掌握肝脏低密度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对提高CT的诊断水平特别重要。本文根据我院175例CT检查肝脏低密度占位病变,分析讨论CT鉴别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屏气MRCP技术显示胆道病变的能力。方法:6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前瞻性MRCP和ERCP检查。分析MRCP图像胆胰管显示情况,有无充盈缺损及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并与ERCP比较。结果:MRCP和ERCP分别显示了100%和88%的胆管结石。对肿瘤及其它胆道梗阻病变,MRCP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的作用与ERCP基本一致。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MRCP为85%,ERCP为88%。结论:非屏气MRCP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