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白质损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名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DTI、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T2-FLAIR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内囊前肢和后肢、额颞顶枕叶白质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和平均弥散度(MD),分析FA、MD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D患者胼胝体压部、额叶、顶叶、颞叶FA值分别为0.602±0.043、0.270±0.034、0.294±0.043、0.302±0.032,与健康老人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而内囊前后肢、枕叶、胼胝体膝部的FA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胼胝体压部、顶叶白质的MD值分别为(0.918±0.029)、(0.826±0.015)×10-9m2/s,与健康老人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而内囊前后肢、额叶、颞叶、枕叶和胼胝体膝部的MD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D患者表现为脑白质的选择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这种选择性损害反映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DTI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评价AD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腹部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有文献报道,腹部切口裂开率为〈1%。我院自1999年3月。2004年12月间,发生腹部切口裂开6例占同时期腹部手术6024例的0.9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T2WI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DTI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MS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MS患者和32名与MS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DTI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ADC值和FA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和(0.620±0.094)×10^-3mm^2/s,FA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MS斑块。结论 使用DTI检查生成的ADC图和FA图可以有助于评价MS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MS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MDCT在术前耳硬化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为耳硬化症、且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病例共18例,采集的数据传输到4.1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18例共36耳显示异常:单独前庭窗异常18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周围骨质密度降低或镫骨底板板密度增高;前庭窗及蜗窗同时受累共8耳;主要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10耳,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双环征。MPR交互重建充分显示了所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其中3耳为颈静脉球高位。结论:MDCT可以正确显示耳硬化症病灶的细微改变,提供详细的术前诊断信息;结合MPR技术可全面观察病变范围,并充分显示颞骨内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和形态。对于手术方案的设计、防止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者在糖尿病的治疗及监测中,常常会忽视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好就行了。实际上,长期的餐后高血糖会不断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损伤大血管及微血管,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一大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吴春梅  邹艳  康庄  宁浩勇 《新医学》2015,(3):190-19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少数PCNSL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病变非常相似。该文报道MRI表现非典型的3例PCNSL患者,最初均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病变,首次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均缓解,MRI显示病灶减少、缩小,但其后病情反复发作且加重,MRI显示病灶增多、增大,磁共振波谱均显示胆碱峰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峰的比值大于2.0,最后均经脑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才确诊为PCNSL,化学治疗后病情均稳定。部分PCNSL患者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MRI表现非典型,容易被误诊为炎症性脱髓鞘病变,延误了治疗,因此,临床上对于与该文报道的有相似表现的患者,应高度怀疑PCNSL,尽快行脑病理活检以助确诊,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脑部瘤样脱髓鞘病变(tumefactive-lik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住院的5例脑部出现TDLs的NMO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17 ~ 44岁,平均32岁,TDLs出现的平均时间为首次发病后的36个月.5例患者均存在血清NMO-免疫球蛋白G(IgG)阳性,4例出现脑病症状(昏迷2例,抽搐1例,嗜睡1例,同向性偏盲1例).行头颅MRI见TDLs均孤立生长,位于顶枕叶者2例,顶叶1例,小脑1例,颞叶1例;MRI增强4例未见TDLs强化,1例呈开环样强化.3例患者的TDLs病灶在行DWI及表观弥散系数检查时为混杂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值均升高,2例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及1例伴明显水肿.后经MRI随访1例TDLs消失,3例明显缩小,1例基本不变,3例伴空洞形成.全部患者经大剂量激素贯续冲击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均获得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NMO脑部TDLs临床并不十分少见,多伴不同类型的脑病症状.TDLs急性期多不强化,伴广泛的血管源性水肿.NMO-IgG检测及头颅MRI检查对TDLs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RI T1Flair、T2WI、T2Flair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65例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灶的形态、数目及其分布。结果 57例患者发现脑微出血灶,共489个,病变最好发部位为皮层-皮层下(221个,45.2%)、其次为基底节(175个,35.8%)、丘脑(45个,9.2%)、脑干(28个,5.7%)、其他部位(20个,4.1%)。其中25例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32例患者为出血性脑卒中。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出脑微出血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清晰显示脑微出血灶的形态、数目,并对其解剖学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