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不同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联合同轴针吸对提高阳性率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导引下106例胸部病变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结果单纯针吸组32例,检出恶性病变23例,良性4例,阳性率为84.3%,并发症为15.6%;单纯活检组27例,检出恶性病变15例,良性7例,阳性率为81.5%,并发症为48.1%;活检同轴针吸组47例,检出恶性病变28例,良性15例,阳性率91.5%,并发症为29.7%。结论活检联合同轴针吸是提高阳性率减少并发症的较好的活检方法,它既弥补了活检的缺点,又集中了针吸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3岁,因反复恶心、呕吐3个月,曾行胃镜检查示返流性胃炎,经抗炎治疗无效来诊。有糖尿病史2年余。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未及明显包块。B超示:左上腹脾门前下方胰体尾前可探及约11cm×13cm大小低回声四块,边清,不规则,内可见无回声暗区,胰体尾欠规整,与肿块界限不清,脾门结构不清,腹主动脉前肠系膜上可见2cm×3cm强回声结节。CT所见:平扫于胃后、脾门前内方巨大囊性肿块,约9.5cm×7.8cm×8cm大小,由数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卵圆形水样囊腔组成,囊间见不规则弧样分隔,囊壁厚薄不均,最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特殊序列SG序列的成像功能,和常规SE序列作对比分析,借以评价SG序列在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0.3T扫描机,分别应用参数优化后的SG序列与常规SE序列对模体进行信噪比、对比度、对比噪声比测试,对50例颅脑患者和30例膝关节患者分别进行扫描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SG序列在扫描参数优化后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较高,单次扫描占用时间较短,而成像层面多,获取成像信息较多等优势.结论:SG序列可以作为常规MRI扫描的优先替补序列.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例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区,右侧10例,左侧4例,均为单病灶,最大截面平均为11mm×14mm。病灶边界清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信号与脑脊液一致,CT、MR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病灶无实性软组织成分,灶周无水肿。脉络膜裂囊肿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掌握脉络膜裂的解剖是诊断本病的关键;MR I优于CT。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三叉动脉的MR血管成像(MRA)表现,以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3D TOF MRA诊断为永存原始三叉动脉的病例。结果 12例PPTA患者中,7例位于左侧,5例位于右侧。按照Saltzman分型:Ⅰ型6例,其中4例伴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发育不良,2例基底动脉发育正常,1例合并PPTA动脉瘤;Ⅱ型2例,均伴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发育不良;Ⅲ型4例,均为PPTA供应左侧大脑后动脉、右侧后交通动脉供应右侧大脑后动脉,其中3例伴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发育不良,1例基底动脉发育正常。结论 3D TOF MRA能清楚显示和诊断永存原始三叉动脉,为外科手术提供必要的血管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磁共振表现。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2例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立即采用磁共振检查,以后在前2个月内每周常规进行磁共振,2个月后改为每月检查,直至14个月。结果12例患者中9例患者获得随访。7例均在骨折后2~3周,断端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在骨折后4周至16周,骨折断端的信号改变消失,而骨折线在T1WI和T2WI上出现混杂不清低信号并逐渐变为均匀的低信号。2例出现延迟愈合,表现为伤后16周骨折线在T1WI和T2WI上持续出现混杂不清低信号。结论MR信号可以精确的反应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后,骨折断端的愈合过程,为临床评价正确的骨折愈合情况提供更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愈合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骨折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来的评价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客观测量骨折愈合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对比观察了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X线片和磁共振表现,为临床评价骨折愈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MR 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学对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 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MR I组23例,游离髓核7例为T1W I、T2W I均呈低信号(与脊髓相比),边缘清楚,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较轻。13例T1W I呈低或等信号,T2W 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稍高信号位于周围,低信号位于中心部分,边缘欠清,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明显。3例T1W I呈稍高信号,T2W I上呈等信号,病理上为纤维组织增生。12例增强扫描中,7例于周边见轻度强化,中央无强化,3例无明显对比强化,2例呈均匀轻度强化。结论MR I信号特征能充分反映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髂腰肌囊扩张的临床与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髂腰肌囊扩张的MRI表现及其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髂腰肌囊扩张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21例病人均为单侧发病,为圆形、卵圆形或倒水滴状囊性肿物,单囊为16例,5例为多囊状,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水样高信号,边缘清晰;多发囊状者可见其间的纤维性分隔或髂腰肌束分隔,5例在髋臼中下部层面可见扩张的滑囊与关节囊相交通。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明显多于Ⅲ级关节积液。结论MRI能更好地显示髂腰肌囊扩张的部位、范围、形态、大小和毗邻结构,对多发病例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晚发性维生素K(以下简称VK)缺乏症颅内出血系指新生儿晚期及婴儿早期(主要为生后20天至3个月)各种原因致VK缺乏而引起的颅内出血[1],本病起病急骤,死亡率高,预后不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将经临床、实验室及CT检查证实的29例病例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29例中,男ZI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2.6:1,足月儿26例,早产儿3例,发病日龄24~63天,<30夭2例,占6.9%,30~60天23例,占79.3%,>60天毛例,占13.8;母乳喂养24例,占82.8%,人工喂养5例,占17.2%。临床表现:呕吐9例,抽风8例,昏迷、意识障碍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