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影像学诊断脊髓空洞症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空洞症为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因其表现较复杂,尤其被众多伴发症状干扰而常常造成漏诊,从而延误了不少治疗机会。现将笔者近年遇到的经影像学诊断和部分手术证实的68例脊髓空洞症作一总结,着重就该病与其个别的伴发表现关系进行讨论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脊柱转移瘤的MR诊断(附5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结果 :5 6例中 ,共累及 185节椎体。 5 4例 ( 96.4% )多椎体受累。 14 1节 ( 76.2 % )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64节 ( 88.6% )椎体前 /后缘隆突。 65节脊椎压缩骨折中 ,47节 ( 72 .3 % )脊椎呈盘状压缩骨折。 14 2节附件破坏中 10 3节( 72 .5 % )附件外形粗大。 5 6例中 ,3 2例 ( 5 7.1% )可见跳跃征。结论 :脊椎转移瘤有其特征性MR表现 ,故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 1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特征为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下肢多见 ,少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CT特征为溶骨性与膨胀性骨破坏 ;肿瘤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多发小囊变和液 -液平面 ;皮质变薄 ,多发筛孔样破坏 ;骨膜反应及放射状骨针较常见。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典型骨肉瘤肿瘤细胞和多发血窦及“彩带样”结构。结论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及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选择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其中实验组20只,对照组4K。实验组经眶人路电凝大脑中动脉,选择DWI参数,分别在兔右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2h、4h、6h进行DWI检查;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中动脉,不予电凝。比较单方向DWI与平均DWI,分析b值对DWI的影响及DWI伪彩图改变.结果。平均DWI较单方向DWI显示病灶更清楚。b值为1000s/mm^2、2000s/mm^2和3000s/mm^2的DWI上均可发现异常高信号,但b值为2000s/mm^2和3000s/mm^2时的信号对比与b值为1000s/mm^2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信号边界更加清晰,但图像信噪比下降。与常规DWI相比,DWI伪彩图上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的分界更加清楚。结论。平均DWI、b值和DWI伪彩图对扩散加权成像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参数有利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MRCP和MRI在胰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胰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rconi eclipse 1.5T超导磁共振设备,MRCP应用express序列,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41例患者的MRCP、MBI及MRI增强的影像。结果 胰胆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MRCP+MBI平扫85.6%,MRCP+MRI平扫+增强92.7%;单纯MRCP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胆道结石90%(9/10);医源性梗阻60%(3/5);胆管癌66.6%(6/9);胰头癌83.3%(10/12);壶腹癌60%(3/5)。结论 MRCP结合MR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胰胆管梗阻病变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MRI特征.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5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总结MRI特征.结果 56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中,内侧半月板34例,外侧半月板22例,半月板碎块移位征42例,阳性率75%(42/56);双前(后)交叉韧带征36例,阳性率64.3%(36/56);半月板翻转征30例,阳性率53.6%(30/56);半月板双前角征24例,阳性率42.9%(24/56);领结缺如征39例,阳性率69.6%(39/56);外周残半月板征41例,阳性率73.2%(41/56).结论 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具有典型的MRI特征,MRI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软件的日新月异,放射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不断推广,从1979年Herman Dc liu[1]初步研究三维CT重建技术,到1993年Fubrpmn[2]重建出颅面骨三维骨像,再到1995年国内开展颞下颌关节三维重建[3,4],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自1996年以来,作者对25例下颌骨骨折病人进行三维CT重建,以指导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MRI体外信号的变化规律及MR直接法膝关节造影的最佳浓度。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Gd-DTPA溶液各50ml,采用1.5T MR设备SE序列扫描、观察、测量。然后,选择2mmol/L和100mmol/L浓度Gd-DTPA分别进行直接膝关节造影。结果 Gd-DTPA浓度为2mmol/L时,TlWI信号强度最高;浓度为1.5mmoL/L时,T1WI信号强度最高。T1、T2浓度与信号强度曲线呈“L形”曲线样变化。膝关节直接造影,100mmoL/L浓度Gd-DTPA呈低信号且关节软骨显示清晰,2mmoL/L浓度Gd-DTPA呈高信号且半月板显示清晰。结论 不同浓度Gd-DTPA MRI体外信号变化规律呈“L形”曲线,MR直接法关节造影时,应根据关节病变不同,选择不同浓度的Gd-DTPA。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松健骨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对照组口服阿伦磷酸钠及碳酸钙D3片,治疗组口服骨松健骨丸及碳酸钙D3片。治疗后检测骨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骨密度平均值(T值)、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水平。结果经过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81.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T值、TRACP-5b、BG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VAS评分、T值、TRACP-5b、BG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健骨丸能改善PMOP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其效果和阿伦磷酸钠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松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质疏松科门诊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参与临床观察的试验病例6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骨松健骨方;对照组30例,服用左归丸。观察治疗后2组病例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BALP、β-CTX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骨松健骨方可有效抑制骨吸收(P0.05);防止骨密度下降,总有效率为89.2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松健骨方疗效优于左归丸(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可有效抑制骨吸收、防止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