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纵隔囊肿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42例原发纵隔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摄胸部后前位与侧位片,胸部CT平扫29例,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胸部MRI平扫6例。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边缘、壁及其厚度、邻近结构。每一病种均分为影像征象典型与不典型2类。结果病变位于前纵隔28例,中、后纵隔各7例。上纵隔9例,中纵隔24例,下纵隔9例。支气管囊肿9例,囊性淋巴管瘤4例,胸腺囊肿11例,心包囊肿5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3例。影像征象典型38例,不典型4例。结论90%的纵隔囊肿,根据CT、MRI显示的病变部位与内部密度、信号特征,可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不典型者确诊仍依靠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2.
1980年Zimmermann报告了电场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技术。它主要包括两个电过程:一是以电介质电泳使细胞形成“串珠”,达到细胞紧密接触;二是以瞬间直流高压电脉冲使细胞发生可逆电穿孔,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沟通,达到细胞融合。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可使差异较大的细胞发生融合,在显微镜下能观察融合过程,物理刺激对细胞无毒性,融合率较PEG法高等优点。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现已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菌细胞,以及脂质体、质粒与细胞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研究。我们用这一技术建立鼠B淋巴细胞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发一种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放疗患者摆位,并对比分析其在乳腺和盆腔放疗中与传统摆位方法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常州第二人民医院40例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盆腔患者各20例。利用患者定位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将三维可视化模型与真实治疗环境融合,通过交互操作使得三维可视化模型位于加速器等中心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际患者的摆位。每例患者每周先进行传统摆位、再进行三维可视化引导放疗摆位,分3周采集,所有患者共240次摆位数据,以锥形束CT (CBCT)引导的摆位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患者和盆腔患者三维可视化引导摆位x、y、z轴摆位误差绝对值后分别为(1.92±1.23)、(2.04±1.16)、(1.77±1.37) mm和(2.07±1.08)、(1.33±0.88)、(1.99±1.25) mm,各轴精度较传统摆位分别提高了38.83%、52.40%、33%和36.84%、54.04%、52.58%,y、z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6~5.734,P<0.05)。同时,对于乳腺患者,两种摆位方法y方向误差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1,P<0.05),对于盆腔患者,两种摆位方法在各轴的误差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00、6.415、7.200,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放疗摆位方法有效提高了乳腺和盆腔患者的摆位精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活性,为水蛭素新药开发提高实验依据,方法:家兔iv重组水蛭素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考察其抗凝活性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重组水蛭素能明显延长TT和APTT,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PT无明显影响,其延长TT和APTT的作用随时间而下降,作用持续约60min,结论:重组水蛭 素具有明显抗凝作用,明显强于现有抗凝药肝素,且其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德国产基因重组水蛭素Refludan相同。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与堵塞并不罕见,国内已有报道。但其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对1979—1984年间12例支气管断裂与堵塞的病例(西医大一院11例,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1例)作了分析和比较,着重从检查方法和X线征象入手,探讨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 多发性骨髓瘤侵及纵隔的较为少见,现报道2例。例1 男性、51岁。以胸闷、胸痛20余天,查体发现右上纵隔肿块入院。物理检查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检查:右后上纵隔旁可见约6×5 cm大小、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无钙化的肿块。右第三背肋近肋脊处呈轻度膨胀性破  相似文献   
7.
彩阶B超诊断2例小结节型胆囊癌福建漳州市芗城医院B超室魏和睦作者应用SW—1301型彩阶仪与AlokaSSD—630B超仪配接诊断2例小结节型胆囊癌,经手术病理证实。黑白图像上癌组织侵及囊壁内的低回声信息失落,而在彩色图像上能很好显示。颜色采用三种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AMI冠状动脉高压球囊支架植入24例。男23例,女1例。年龄40~72岁,平均51.3岁。AMI前壁10例,前侧壁3例,前间壁2例,下壁和下后壁各4例,侧壁1例。结果26支与梗塞相关的血管植入支架28只。支架适应证Primary4例,Denovo5例,Suboptimal8例,Bial-out7例。术后血管残余狭窄3.8±6.9%,均无严重急性、亚急性血管和出血并发症。术后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84.3天,无支架再狭窄。结论AMI确诊后尽早行支架植入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四维(4D)超声对运动靶体积分辨能力。方法 选用前列腺超声模型,分组对比研究应用4D超声在不同运动振幅(A)及运动周期(T)下勾画前列腺靶区,模拟A值分别设置为0.5、1.0、2.0、3.0、4.0、5.0 mm,t值设为1、2、3、4s。分别计算模体前列腺靶体积,并以靶区静止时超声图像作为对照,分析两者间差异。结果 模体静止时超声靶体积与CT靶体积大小有较高一致性(P>0.05)。A值为0.5、1.0 mm,t值为1~4s时的体积与静止时超声靶体积相近(均P>0.05);A值为2.0、3.0 mm,t值为1~3s时靶体积与静止时超声靶体积不同(均P<0.05)。A值为2.0 mm,t值为4s时靶体积与静止时超声靶体积相近(P=0.710),组内极差为6.7cm3,标准差为1.15cm3;A值为3.0 mm,t值为4.0s时靶体积重复性差,组内极差为14.4cm3;A值为4.0、5.0 mm,t值为1~4s时组内极差分别为3.27~17.63cm3、6.51~21.02cm3。各周期下靶体积重复性很差,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4D维超声可在患者运动周期1~4s内、运动幅度≤1 mm内为患者靶区勾画提供可靠参考数据,探头初始位置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氟保护漆对于学龄前儿童乳磨牙的防龋作用。方法 于2012年2月在沈阳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7所幼儿园的320名3岁儿童。将经过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儿童作为试验组,将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儿童乳磨牙每半年涂1次氟保护漆,为期2年,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仅做口腔卫生宣教。在试验前后对两组儿童乳磨牙患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304名儿童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人,对照组190人。乳磨牙患龋率、龋均、龋面均,试验组分别为50.88%、1.76±2.27、2.96±5.28,对照组分别为63.68%、2.39±2.50、3.77±5.17。其中,试验组的患龋率和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1和t=-2.190,均P<0.05);而两组龋面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6,P>0.05)。乳磨牙龋病发病率、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试验组分别为15.79%,0.65±1.73,1.49±3.49,对照组分别为24.74%,1.23±3.17,2.20±5.94。其中,试验组的龋病发病率和新增龋面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0和t=-1.311,均P>0.05);两组新增龋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2,P<0.05)。乳磨牙邻面新增龋面均,试验组为0.70±1.78,对照组为1.15±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0,P<0.05)。结论 氟保护漆对于乳磨牙窝沟无显著防龋作用,但对邻面龋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