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靠握小儿胸腔穿刺放液量蔡光烈,吴东升,查树春成人胸腔大量积液每次胸穿抽出液量一般不超过600~1000ml。若抽液过多过快,会使胸膜腔内压力骤降,可致纵隔摆动,肺血管扩张,液体渗出如过多,有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危险。14岁儿童可接近成人水平,而婴幼儿...  相似文献   
2.
芍药汤由黄连、黄芩、大黄、白芍、当归、木香、槟榔、肉桂,甘草构成。因其具有清热利湿、调气活血功效,后世医家皆推此方为治疗湿热泄痢之主方。现代临床应用中,除芍药汤原方,其加减方亦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并可与其他方剂(痛泄要方、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等)、西药(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英夫利昔单抗等)、中医针刺或艾灸等特色疗法联用。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芍药汤及其加减方能明显降低梅奥内镜(Mayo)评分、结肠黏膜病变(Baro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疾病评分,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实验药理学研究显示芍药汤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抑炎因子来减轻炎症反应;可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阻断连环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可通过调节免疫轴平衡、调节免疫蛋白修复异常免疫屏障;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改善黏膜通透性,从而恢复肠道内环境平衡以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其药物单体黄芩苷、芍药苷、黄连素等可起到抗炎、抗菌、调节代谢等作用。该文就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大肠主津”理论探讨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水液代谢及肠上皮通透性中的作用及芍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42 g·kg-1)、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组(11.1、22.2、44.4 g·kg-1),每组10只。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建立UC湿热内蕴证大鼠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胃,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给予对应剂量的芍药汤灌胃,灌胃周期为14 d。观察各组大鼠腹泻评分及粪便含水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8、AQP4及肠黏膜通透性相关蛋白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cAMP、PKA、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泻评分及粪便含水率显著增高(P<0.01),血浆...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4~ 1999年间急诊剖腹探查腹部闭合性损伤 57例 ,其中阴性剖腹 4例 ,分析误剖腹原因 ,均与脊柱和骨盆骨折相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6~ 4 1岁。CRAMS评分 :4~ 9。致伤原因 :车祸 2例 ,高处坠落伤 1例 ,挤压伤 1例。骨折部位 :骨盆 3例 ,胸椎 1例。合并颅脑和胸外伤 1例 ,尿道损伤 1例 ,股骨干骨折 2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 ,伴休克表现者 2例 ,有腹膜刺激征者 3例。腹穿 :抽出血性液2例 ,抽出肠液 1例 ,阴性 1例。1.3 误诊和结果 误诊为腹腔内出血 2例 ,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8+CD28-Ts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表达变化。方法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40例为初诊组,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30例为缓解组,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8+CD28-Ts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缓解组外周血CD8+CD28-Ts细胞表达率((35.65±17.04)%)高于初诊组((23.71±7.51)%)和对照组((17.82±3.57)%)(P0.01),初诊组高于对照组(P0.01);初诊组CD8+CD28-Ts细胞与CD8+T细胞呈正相关(r=0.785,P=0.000)。结论 CD8+CD28-Ts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和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偏高,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二中新疆班高中学生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的原因,对实施预防干预及提高群体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青岛地区新疆高中班学生急性阑尾炎发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2~2005年急性阑尾炎平均年发病率为2.24%(30/1338),明显高于青岛本地班学生(P<0.01);2006~2007平均年发病率为0.67%(5/750),较前几年明显下降(P<0.01)。饮食因素、生活方式、自然地理变迁及种族因素对高发病起到重要作用。结论青岛地区新疆高中班学生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率是自然地理、社会地理以及医学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应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过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对16例恶性脑瘤术后患者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此瘤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及瘤苗治疗后的全身反应和局部皮肤反应,探索瘤苗治疗恶性脑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青黛对婴儿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3例患特应性皮炎的婴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118例,采用0.5%氢化可的松软膏与10%红霉素软膏及青黛粉按2∶2∶1比例(重量比)混合外用;对照组85例,用0.5%氢化可的松软膏与10%红霉素软膏按1∶1比例(重量比)混合外用。结果加用青黛组治疗效果优于未加青黛组(P<0.01)。结论青黛佐治婴儿特应性皮炎方法简便,成本低,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hulinemia)的骨髓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于髂后上棘取骨髓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骨髓主要由形态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染色CD20弥漫阳性,K链(+),入链(+),CD5局灶阳性,CD3局灶阳性。结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属低度恶性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骨髓活检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bcl 2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 6 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对照组 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1) 6 2例AL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bcl 2蛋白 ,阳性细胞率为 2 %~ 97% ,均数为 (4 8.0 6± 2 7.2 2 ) % ,对照组阳性细胞数为 (15 .4± 5 .6 4 ) % ,P <0 .0 1。而在AL各型之间缺乏统计学差异 ,P >0 .0 5。 (2 )可进行疗效判定的 4 5例患者中 ,无效组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为 (6 9.33± 2 2 .78) % ,明显高于有效组 (38.4 8± 2 6 .16 )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bcl 2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为 4 2 .3% ;低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为 84 .2 % ,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 )bcl 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无关。结论 :急性白血病bcl 2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且bcl 2高表达者化疗效果差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