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尼妥珠单抗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接受尼妥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后四周的RECIST1.1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治疗前和疗效评价时的胸苷激酶1(TK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分析患者血清TK1、CYFRA21-1、SCC-Ag基线水平及治疗后变化与近期疗效以及PFS之间的关系。结果:160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33.13%(53/160),靶向治疗前CR+PR患者血清TK1、Cyfra21-1、SCC-Ag基线水平高于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患者(P<0.05);靶向治疗后CR+PR患者TK1、Cyfra21-1水平降低,PD患者TK1、Cyfra21-1水平升高,SD患者TK1水平降低(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TK1、Cyfra21-1、SCC-Ag变化率与影像学评效一致性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265、0.357、0.39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683、0.660。16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1.14个月,死亡23例(12.3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K1较治疗前升高≤26.5%的患者PFS长于升高>26.5%的患者【22.524个月(95%CI:20.576~24.472) vs 18.793个月(95%CI:17.747~19.838),P=0.002】,Cyfra21-1较治疗前升高≤35.7%的患者中位PFS长于升高>35.7%的患者【22.381个月(95%CI:20.294~24.468) vs 20.130个月(95%CI:17.755~22.505),P=0.030】,SCC-Ag较治疗前升高≤39.3%与升高>39.3%的患者中位PFS比较无显著差异【20.773个月(95%CI:19.055~22.490) vs 18.947个月(95%CI:16.012~21.881),P=0.078】。结论:TK1、Cyfra21-1、SCC-Ag水平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尼妥珠单抗治疗的近期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疗,局部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放射抗拒性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明确潜在的放射抗拒相关机制至关重要,通过放射线构建放射抗拒性肿瘤细胞株是关键的工作基础。根据分割剂量、照射次数及不同分割剂量组合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归纳出4种典型的照射模式:常规照射模式、反复照射模式、梯度照射模式和其他照射模式。不同的照射模式在总照射剂量、构建周期上不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梯度照射模式随着细胞株放射抗拒性增强而逐步提高分割剂量,较好地平衡了分割剂量和照射后细胞恢复至指数期时间,优于其他3种照射模式。临床相关放射抗拒性细胞株具备放射抗拒性表型的同时,保持与亲本细胞株相同的基因型,是未来肿瘤放射抗拒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PC)患者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和放射治疗(RT)之间生存的差异。方法 搜索SEER数据库(2009—2013年),纳入13 487例高危(HR)局限性PC患者。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RP组和RT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结果和危险因素。并在HR和极高危(VHR)亚组内重复生存分析。结果 在整体队列中,5 670例(42%)接受了RT,7 817例(58%)接受了RP。两组肿瘤特异性生存(CSS)中位时间分别为107.8个月和113.3个月(HR=0.783,P<0.05)。对不同风险的P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发现手术较放疗均能显著提高HR和VHR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在HR和VHR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相比RT,RP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1/PDL1抑制剂在9例肺腺癌患者超适应证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9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2例出现皮疹、瘙痒,1例出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和出院随访。结果 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9例肿瘤晚期患者在PD1/PDL1抑制剂的治疗中,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均得到及时解决。结论 PD1/PDL1抑制剂在肿瘤超适应证治疗的护理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是前提,做好用药期间的安全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是关键和重点,运用强大的网络平台做好出院随访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