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肠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大鼠存活情况、肠上皮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g1对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紫外分光法测定各组动物处理后肠黏膜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LDH活力;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存活情况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失血性休克导致实验大鼠肠黏膜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LDH活力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Rg1治疗显著提高肠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LDH活力;稳定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显著改善动物存活情况及病理形态改变。结论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异常凋亡、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及结构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2.
运用RAPD技术刻划了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的遗传背景差异,并结合经典分类和异地栽培观察和聚类分析,初步澄清了姜黄属植物的一些分类学争议,从DNA分子水平上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给药剂量制备的黄芪药物血清[一次和间隔1 h两次给药10 g/kg(DJ-1及SJ-1组),一次和间隔1 h两次给药20 g/kg(DJ-2及SJ-2组)]、参附药物血清(间隔1 h两次给药20 g/kg,SF组)及对照血清.应用噻唑蓝(MTT)法测定LDH漏出量和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间隔1 h两次给药(10 g/kg,20 g/kg)1 h后制备的药物血清能明显减少IEC-6细胞LDH的漏出量,其中SJ-1组的P<0.05,SJ-2组的P<0.01;SJ-2组24 h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细胞损伤组及参附血清组(P<0.05),并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结论:黄芪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显著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模拟海难落水所致重度低体温损伤,比较鉴定低温海水浸泡模型动物血浆蛋白质组差异,为研究低体温相关血浆蛋白提供线索。方法将5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低温海水中浸泡0、2、4、6、10 h后采集下腔静脉血。分离血浆后,用试剂盒去除Ig G和白蛋白等高丰度蛋白,并经过除盐后采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对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斑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应用NCBI或Swiss-prot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大鼠浸泡在15℃海水中,中心体温(肛温)迅速下降,浸泡30 min降至19℃,浸泡120 min降至16℃左右,体温维持不变,说明进入重度低体温状态。初步鉴定出3个与低温相关差异蛋白,肺表面相关蛋白A(SP-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K(SPA3K)和抑制物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与正常大鼠相比,这3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着低温海水浸泡时间的延长明显上调。结论低温海水浸泡后的大鼠血浆蛋白质组相对正常大鼠血浆蛋白质组有改变。研究差异蛋白有助于阐明低温损伤的分子机制,为研究和治疗低体温症提供靶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生药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跟踪和预测生药学的发展趋势,为21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体会,对21世纪我国生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剖析。结果与结论:21世纪我国生药学的研究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研究战略重心将出现重大转移,道地药材、绿色药材及其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及其现代化等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热点或前沿领域。同时包括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为重铸21世纪生药学辉煌提供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高忠英教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和加减用药的规律,将高忠英教授对乌梅丸的独特见解和临床新用进行了总结.高忠英教授借鉴仲景乌梅丸的寒热并用法,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灵活选用更切合临床的药物加减,用以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临床经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负性富集并鉴定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数量及表型特征,探讨CTCs在食管鳞癌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偶联CD45抗体除去外周血白细胞,富集外周血CTCs的“负性策略”,用荧光鉴定CTCs上皮标志及细胞核特征,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TCs数量改变与患者临床参数与治疗效果、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9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TCs的阳性率为79.7% (47/59),7.5ml外周血CTCs平均检出数目为7.83(0~ 72)个.其中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程度和分化程度、不同各组CTCs检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CTCs≥5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鉴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食管癌外周血CTCs.初步研究提示,外周血中CTCs与食管鳞癌分期、进展及其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