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 基于Hippo信号通路核心基因mRNA表达,探索具有补肾填精壮骨之效的金刚丸治疗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方法 通过OVX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模型,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金刚丸高剂量组、金刚丸中剂量组、金刚丸低剂量组、仙灵骨葆对照组、骨化三醇对照组。灌胃12周后,通过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镜下观察股骨头显微形态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ALP、实时定量RT-PCR检测骨组织Mst2、Lats1、Taz mRNA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骨微结构显著破坏、血清ALP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Mst2、Lats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Taz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除金刚丸低剂量组外,各给药组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骨微结构破坏均得到改善、血清ALP均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Mst2、Lats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Taz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均以金刚丸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 骨组织Hippo信号通路核心基因Mst2、Lats1 mRNA表达上调,Taz mRNA表达下调可能是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金刚丸可能通过下调骨组织Hippo信号通路核心基因Mst2、Lats1 mRNA表达、上调Taz mRNA表达的机制,有效防治PMOP。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未婚青年的性行为急剧增多,并呈低龄化趋势,在人工流产的总人数中,青少年约占到四分之一。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国内多个城市先后成立了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今年5月19日,河南省首家为早孕少女提供援助的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4.
5.
古文  秦汉科 《新疆医学》2004,34(5):38-38
肾、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我们对发现的小结石(直径≤5mm)患者进行了无创性排石治疗,并就其治疗效果进行B超追踪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挑、割、穴位注射法在痔疮治疗中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痔疮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扩大曲张的静脉团。多由于久站、久坐或长期便秘等原因使盆腔充血,静脉回流障碍,肛门周围痔静脉曲张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排便时出血、脱出、肿痛为主要症状,其疗法多种多样。而挑、割、穴位注射法治疗本病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疗效快、痛苦小而为患者乐于接受。笔者3年多以来在临床中根据痔疮患者的不同反应,分别选择挑治、割治、穴位注射法等方法治疗203例病人,其效果极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究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高原地区脑外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方法,10 d设置为1个疗程,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入组研究的60例脑外伤综合征患者痊愈37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且患者越早进行入院对症治疗,治愈率越高。结论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综合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孕期肝功能异常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五华明鑫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以保肝抗炎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以抗病毒治疗。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状况、先天性缺陷率和母婴阻断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并帮助孕妇肝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以及预后,且降低了妊娠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RIMA模型在梅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4年5月深圳市盐田区梅毒发病资料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拟合ARIMA最优模型,根据模型预测2014年6月—12月发病率。结果模型ARIMA(1,1,0)(0,0,0)为本次预测最优模型,预测2014年6月—12月深圳市盐田区梅毒发病率分别为0.23/10万、0.26/10万、0.25/10万、0.26/10万、0.25/10万、0.26/10万、0.26/10万,发病平稳。结论可以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RIMA模型对梅毒发病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和预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300例糖尿病(DM)患者(DM 组)和3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 HbA1c 及 FPG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DM 患者 HbA1c 与 FPG 水平的关系。结果DM 组和对照组的 HbA1c 水平分别为(10.7±1.8)%、(3.7±1.1)%;FPG 水平分别为(10.9±1.7)、(4.1±1.2)mmol/L,DM 组 HbA1c 和 FP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 患者 HbA1c 与 FPG 水平呈正相关(r=0.9382,P <0.05)。结论HbA1c 可以准确评价 DM 治疗方案的合理性,HbA1c 与FPG 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更可靠,对疾病的诊断、血糖控制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