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颖汇  朱彦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55-2657
C/EBPα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炎症、新陈代谢等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突变和翻译后修饰等方式引起C/EBP a转录抑制或活性丧失,从而可能诱发肿瘤。近年来研究发现C/EBPα可能通过Ras、p53、c-Myc等信号传导通路上调或下调癌基因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尤其是肺癌。本文结合国外研究现状,对C/EBPα在肺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归档病历的质量现状与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高医务人员书写病历的质量与医院管理水平。方法:检查归档病历24567份,质检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以及《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等文件。结果:整体内科病历书写情况较外科病历书写情况好,分别为970/14636(6.63%)和1169/9931(11.77%)。病历中出现“病程无住院医生手写签字”和“病程记录不及时”最多,分别为180%和1.44%,其次“长期医嘱中无出院医嘱”、“病程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字”、“各种操作记录、会诊及同意书缺失或未签字”是最常见又最易被忽略的项目。结论:加强医院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院、处、科“三级”质控体系,强化体系中各级质控环节,抓好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明确病历质量评审标准,实施奖惩结合,从而提高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单孔法胸腔镜下R4联合R3、R4侧支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4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R4水平切断交感神经链,同时,切断R3、R4侧支(旁路传导纤维),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双侧手掌即刻红润,呈温暖干燥状。术后2 d,手掌、腋下多汗症状均消失,足汗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的随访,且手汗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转移性出汗118例,其中,Ⅰ级93例,Ⅱ级25例。手术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162例,满意2例。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R4联合R3、R4侧支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第二肋骨表面交感神经链(R2)切断术及第三肋骨表面交感神经链(R3)切断术治疗原发性头汗症效果。方法 65例原发性头汗症患者,实施R2节段手术23例(A组),R3节段42例(B组),通过随访术后头面部出汗程度,代偿性多汗,患者满意程度等评估两种术式优缺点。结果随访61例患者,A组19例患者头面部多汗缓解,2例单侧缓解。B组35例缓解,2例单侧缓解,3例复发,两组之间头面部多汗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5.2%)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与B组(95%)相似,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度代偿性多汗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患者满意度A组为90.4%,B组为87.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3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头汗症安全、有效,并可减少重度代偿性多汗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KRAS基因突变与核苷酸还原酶亚基M1(RRM1)、Ⅲ型β微管蛋白(TUBB3)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9例NSCLC组织标本来自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手术中从肿瘤中心切取。使用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RRM1、TUBB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69例NSCLC组织样本中,28例为EGFR基因突变(40.6%,28/69),13例为KRAS基因突变(18.8%,13/69),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P=0.005)、病理类型(P=0.036)、吸烟史(P=0.029)相关。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相关(P=0.007)。TUBB3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相关(P=0.008),RRM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EGFR基因突变与RRM1、TUBB3 mRNA表达水平无关(P>0.05),KRAS基因突变与RRM1 mRNA表达水平无关(P>0.05),KRAS突变型患者TUBB3 mRNA表达水平比KRAS野生型患者高(P<0.05)。结论:在NSCLC患者中,EGFR及KRAS基因的突变状态对评估患者使用吉西他滨及抗微管类药物的疗效有重要意义,尤其在KRAS突变型NSCLC患者中,抗微管类化疗药物的疗效可能不佳,这有利于指导化疗药物方案的制定,促进NSCLC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2(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2,PRL-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规律,并通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观察其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NSCLC组织及40例同一肺叶来源对应癌旁组织中PRL-2的表达,统计分析在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表达差异,通过CD34的表达计算MVD值,分析NSCLC组织中PRL-2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结果 PRL-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26/40),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2在40例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未发现阳性,同时分析表明NSCLC组织中PRL-2的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与正常肺组织相比,PRL-2在NSCL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相关.与MVD相关,推断可能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I。c)组织中肝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ofregeneratingliver,PRL)-2、PRL-3表达情况及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相关性,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RL2、PRL-3表达情况,并检测癌组织中MVD值,分析PRL-2、PRL-3表达水平与MVD值间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PRL2、PRL-3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0%,其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织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NSCLC患者癌组织MVD值在年龄、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2与PRL-3(r=0.452,P=0.008)、PRL-2与MVD(r=0.536,P=0.000)、PRL-3与MVD(r=0.452,P=0.004)呈明显正相关;PRL-2、PRL-3阳性表达者及MVD值〉40者出现疾病进展例数明显高于PRL2、PRL-3阴性者及MVD值≤40者(P〈0.05)。结论PRL-2、PRL-3异常表达时可能通过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促进肺癌的形成、增殖及侵袭,对临床诊疗及判定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EBPα及MVD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8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中C/EBPα蛋白的表达,分析C/EBPα在肺腺癌中的高表达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D34+标记肺癌组织中的肿瘤微血管.结果 C/EBPα与肺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gt;0.05),与肺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肺腺癌组织中C/EBPα蛋白及MVD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EBPα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C/EBPα可能为新的血管标志物并且是潜在的肺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