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2.
本院自1992-2004年共对2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sis pancreatitis, ANP)患者进行诊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动脉栓塞,刮宫术联合应用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方法 9例宫颈妊娠患者中7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并通过灌注甲氨蝶呤(MTX)、运用自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联合刮宫术进行治疗,另2例因发生大出血仅行子宫动脉栓塞和刮宫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观察β-HCG值变化。结果 9例患者中7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均成功,2例大出血患者经栓塞后出血即停止,所有患者术后顺利行刮宫术,出血量仅为5mL-10mL,一周后β-HCG下降,均无与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动脉栓塞,刮宫术联合治疗宫颈妊娠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这项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32例晚期胃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以1∶1分为DC-CIK细胞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每组各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一致。分别采集PBMC,经实验室体外诱导培养获得DC和CIK细胞。单药组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或顺铂化疗方案,联合用药组采用相同化疗方案+DC-CIK细胞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单药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中CD3 + 、CD3 + CD4 + 、CD3 + CD8 + 、CD3 - CD56 + 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单药组(87.5% vs 50.0%,8.9 vs 4.4个月;均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0和14.0个月(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因化疗毒副反应或病情本身引起的体力匮乏和失眠,未见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转移性胃腺癌患者免疫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NY-ESO-1为靶抗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为抗原载体激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反应的能力,以明确特异性CTLs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方法:在临床前实验基础上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5例Ⅱ~Ⅲ期HLA-A0201+NY-ESO-1+胃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并诱导出成熟DCs (mature dendritic cell,mDCs);将人工合成的NY-ESO-1多肽负载mDCs后通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分析细胞表型,检测体外反复致敏PBLs后负载NY-ESO-1的DCs激发特异性CTLs的能力以及CTLs对NY-ESO-1+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同时患者回输CTLs细胞,每2周1次,共回输2次,检测回输前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特异性CTLs水平变化.结果:采用FCM分析DCs细胞表型显示HLA-DR+ CD11c+细胞为93.6%±1.2%,其中CD80+细胞为87.3%±3.6%,CD83+细胞为82.8%±2.5%,CD86+细胞为93.4%±6.4%.患者外周血分离的PBLs经NY-ESO-1多肽负载的DCs反复诱导后,细胞不断增殖,其中未负载多肽的DCs也能促进PBLs增殖,但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明显低于负载多肽的DC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NY-ESO-1多肽DCs诱导的NY-ESO-1多肽特异性的CTLs比例较未负载NY-ESO-1多肽DCs诱导的对照组明显升高(5.2%±1.2%vs0.4%±0.1%,P<0.05),且致敏后CTLs对NY-ESO-1+胃癌细胞及负载NY-ESO-1+多肽T2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注CTLs细胞后,患者体内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1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32.9±10.2)μg/Lvs.(46.4±3.1)μg/L;(101.3±6.4) μg/Lvs.(26.7±1.2) μg/L;(51.3±2.6) μg/Lvs.(26.4±1.1) μg/L;P均<0.05],且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s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论:负载NY-ESO-1多肽的DCs体内外均具有激发特异性CTLs反应的能力,可诱导明显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大黄素抗肺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实验检测大黄素不同浓度梯度(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80μmol/L)和时间梯度(12,24,48和72 h)处理后A549细胞的增殖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大黄素作用A549细胞后引起的细胞凋亡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实验检测大黄素各处理组培养上清液中所含的VEGF、TNF-α的浓度。结果大黄素体外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活力及促进细胞凋亡,抑制A549细胞VEGF的表达和分泌,促进TNF-α的表达和分泌。结论大黄素具有抗增殖、促凋亡、抗血管生成等多种潜能,具有良好的抗人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腺癌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超液态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和PLE,对我院4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4例运用PLE进行栓塞治疗,运用PLE时其中6例患者追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2~6个月观察碘油沉积、肿瘤大小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显示“枝上挂果”“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栓塞后肿瘤内碘油沉积良好;术后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栓塞后无明显效果,其他患者肿瘤均缩小,20例患者肿瘤缩小>50%。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