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1.5T盂唇放射状MRI扫描对髋关节盂唇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30例髋关节盂唇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1.5T盂唇常规MRI扫描、放射状MRI扫描,并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MRI扫描、放射状MRI扫描在髋关节盂唇撕裂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组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提高CT对本组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上腹部转移的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CT表现。结果: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结构侵犯的CT征象,主要有上腹部淋巴结转移,邻近脏器的侵犯,血管、腹膜、种植转移及血道转移。结论: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的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虽有相同的CT征象,但亦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LAVA)屏气检查动态增强联合快速翻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RFSE)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210例可疑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均实施MRI 3D-LAVA动态增强、FRFSE序列扫描。总结两种扫描序列的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方法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另统计多参数磁共振(mpMRI)的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不同方法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 结果早期前列腺癌的构成比为38.10%;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峰值和强化率均高于前列腺癌(-)受检者,且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峰值时间短于后者,强化幅度小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3D-LAVA动态增强联合FRFSE序列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与MRI 3D-LAVA动态增强、FRFSE序列单独诊断相近,特异度、准确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诊断;MRI 3D-LAVA动态增强联合FRFSE序列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与mpMRI相当,且二者AU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MRI 3D-LAVA动态增强、FRFSE序列扫描联合检查的效能理想,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和mpMRI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相近。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采取64排128层螺旋CT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回顾性分析63例于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采取血管造影成像技术(CTA)诊断,对诊断结果以及成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诊断,63例患者共计18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狭窄;8例颈动脉夹层;6例椎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局部狭窄;8例为动静脉畸形;10例脑动脉狭窄;9例血管发育异常。另外对比图像质量,1级可评价血管显示率为85.86%(340/396),2级可评价血管显示率为11.87%(47/396),3级可评价血管显示率为2.27%(9/396)。结论:在采取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头颈部血管病时成像清晰,可准确判断病灶大小、范围、程度,图像质量极佳,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单排螺旋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脐静脉开放中的诊断价值和脐静脉与腹壁静脉侧支、附脐静脉的关系。方法:对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扩张的病人,利用螺旋CT进行动态双期扫描,观察门静脉、脾静脉及再通脐静脉脉强化时间及强化方式以及测量脐静脉的管径,评价CT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脐静脉开放的影像学价值。结果:9例门静脉高压脐静脉开放患者见肝裂增宽,肝圆韧带增粗,内见开放的脐静脉,呈蚓状粗管形或细管形扩张扭曲走行,自肝左叶的门静脉左支的矢状部向外延伸,沿腹壁一直走向脐环,扩张的脐静脉内径为(0.3~2.5)cm,其穿过腹壁肌层与上腹部腹壁浅静脉相延续3例,与脐部周围血管相延续6例。脐静脉开放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门静脉脉高压时与门静脉左支相连的侧支静脉为脐静脉,利用螺旋CT检查可以显示脐静脉及附脐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方法:收集分析我院5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图像资料。结果:50例患者骶髂关节有异常表现,早期:骨关节面受侵蚀,关节面不光整,关节间隙正常;后期:关节面不光滑,关节面下骨质呈虫蚀状改变,关节间隙变窄,最终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强直。结论:骶髂关节的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比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检查诊治的156例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之后再采用传统的冠脉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对两次检查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冠脉狭窄病变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对Tarlov囊肿的磁共振脊髓造影(MRM)表现与术中形态学比较,探讨MRM对Tarlov囊肿的分型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术前MRM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Tarlov囊肿的MRM表现,比较Tarlov囊肿的MRM与手术分型.结果 21例患者共发现45个囊肿,其中硬膜囊周围型7例,神经根中央型4例,神经根周围型6例,灯笼状4例;MRM对Tarlov囊肿的分型诊断与手术结果有很好地一致性.结论 MRM可以很好地显示Tarlov囊肿,并能准确对其进行分型诊断,有利于术前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