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切割睑球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科应用微波治疗睑球粘连2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例轻、中、重度睑球粘连患者,经1~4次热凝切割,均痊愈。结论微波技术切割睑球粘连操作简便易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1990年7月1日~1991年6月30日在西安市临潼地区连续曝片,共收集真菌12528个。真菌降落年曲线5~10月为高峰,6月达顶峰。查出真菌30种,其中数量最多的锈菌、黑粉菌、交链孢霉、芽枝菌、大孢枝孢菌,分别为2 761、2 193、2 101、1 862、1 436个,分别占总数22.04%、17.5%、16.77%、14.86%、11.46%。空气中真菌量大,是构成人畜感染及变态反应的重要原因。1987年1月~1991年12月统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302例,特异性皮试多价霉菌阳性854例,阳性率65.6%。其中真菌性变应性鼻炎458例,皮试阳性255例(55.7%);真菌性支气管哮喘348例,皮试阳性208例(59.8%);真菌性皮炎496例,皮试阳性391例(78.8%)。真菌性变应性鼻炎皮试阳性255例中,多价霉菌Ⅰ皮试阳性77例(30.2%)。多价霉菌Ⅱ皮试阳性81例(31.8%),多价霉菌Ⅲ皮试阳性97例(38%)。真菌性支气管哮喘霉菌皮试阳性208例中,多价霉菌Ⅰ阳性60例(29.4%),多价霉菌Ⅱ阳性64例(31.4%),多价霉菌Ⅲ阳性84例(41.2%)。真菌性皮炎霉菌皮试阳性391例,其中多价霉菌Ⅰ阳性65例(16.6%),多价霉菌Ⅱ阳性45例(11.5%),多价霉菌Ⅲ阳性290例(74.2%)。真菌性变态反应的多数由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Ⅰ型)引起。  相似文献   
3.
头低位卧床期间四肢加压套带预防大脑中动脉血流下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头低位卧床 2 1d期间套带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 .方法 健康男性志愿者 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套带组 ,每组 6人 ,进行 - 6°卧床试验 2 1d.套带组卧床每日 0 8:30~ 2 0 :30四肢加压套带 ,压力维持在 5 .3k Pa,对照组不做任何对抗措施 .卧床前、卧床 10 d及卧床结束时进行 3次立位耐力试验 .卧床前、卧床 1,3,10和 2 1d用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对照组 2 1d卧床期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 ,血流量减少 ,其中卧床 3 d和 2 1d较卧床前血流速 (vs,vm)明显降低 ,血流量减少 (P<0 .0 5或 P<0 .0 1) .套带组卧床期间及卧床结束时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卧床前无显著降低或减少 (P>0 .0 5 ) .卧床 10 d和卧床结束时立位耐力试验对照组 6人均未通过立位耐力试验 .套带组 4人顺利通过立位耐力试验 ,2人未通过立位耐力试验 .结论 头低位卧床期间使用套带能有效减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 ,对改善失重引起的脑缺血和立位耐力不良有明显的作用 .  相似文献   
4.
刘仲昌  许美玲  朱艳芬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302-1302,1171
目的 了解台山市台城地区中、小学生HBsAg和抗-HBs阳性率的分布现状,为制订和评价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对台山市台城地区17间中、小学在学校学生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HBsAg和抗-HBs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在校7-18岁学生5854名,HBsAg总阳性率4.8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42,P〈0.05);其中17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最高(11.82%)。8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低(1.03%);随着年龄的增加HBsAg阳性也不断升高(但18岁年龄组除外)。抗-HBs总阳性率59.5%,不同年龄组抗-HB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17,P〈0.01)。结论台山市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统一管理以来,学生的抗-HBs水平不断升高,而HBsAg阳性率不断降低,尤其对低年龄段学生效果尤为明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乙肝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过程中心脏 X线形态变化及四肢加压套带、下体负压的作用。 方法  18名健康男性青年 ,自愿接受试验 ,随机分为对照组、套带组和下体负压组 ,进行- 6°头低位卧床 2 1d试验。对照组卧床中不用任何对抗措施 ;套带组卧床期间每天 0 8∶ 30~ 2 0∶ 30 ,四肢戴加压套带 ,压力维持在 5 .3k Pa;下体负压组卧床期间第 1周和最后 1周每天下午使用 1h下体负压裤 ,压力维持在 - 4k Pa。分别于卧床前 1d和卧床后 1d摄取 X线胸片 1张 ,按有关标准测量胸廊横径、心脏横径、长径和宽径 ,并计算反映心脏形态大小的心胸比和心脏面积。 结果 对照组卧床后较卧床前心脏横径减小 0 .5 4cm,心胸比减小 0 .0 2 4,心脏面积减小 9cm2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套带组和下体负压组心脏面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头低位卧床 2 1d模拟失重过程可使心脏体积变小 ,这可能是心脏功能降低的结果 ,与有关实验结果相符 ;使用四肢加压套带和下体负压等对抗措施可以防止心脏形态改变 ,而下体负压作用效果及可操作性均优于四肢加压套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台山市2010-2012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和丙肝(HCV)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台山市所有新人所的吸毒人群进行HIV、TP和HCV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检测吸毒者1 386人,男性占94.4%,平均年龄(36.1±7.6)岁.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5.7%(79/1 386),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6%(35/1 386),丙肝抗体阳性率为63.3%(878/1 386).在检出的79名艾滋病感染者中,HIV+TP、HIV+HCV、HCV+TP双重感染率分别为0.3%(4/1 386)、5.5%(76/1 386)和1.9%(26/1 386),HIV+TP+HCV混合性多重感染率为0.3%(4/1 386).结论 台山市吸毒人群HIV、TP、HCV仍存在较高感染率,应加大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措施,降低HIV、TP、HC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和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膳食 Fe摄入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方法 受试者 - 6°头低位卧床 2 1d,用称量法观察其营养素及 Fe摄入量的变化 ,并于卧床前 2 d,卧床 1,11和 2 1d测定血红蛋白 (Hb) ;用双缩脲法及溴甲酚绿法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 .结果 膳食 Fe摄入量 2 wk开始降低 16 % ,3wk后基本恢复 ,血清总蛋白也在 2 wk降低 5 % (P<0 .0 5 ) ,3wk回升 ,Hb不受影响 .结论 模拟失重对膳食Fe摄入量及总蛋白含量有短期影响 ,经过适应期后可恢复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台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开展情况,为有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在台山市各VCT门诊接受VCT服务并登记上报的求询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1—12月台山市共报告VCT求询者1270人,其中男性496人(占39.06%),女性774人(占60.94%)。求询者以注射吸毒者(占27.01%)和商业异性性行为者(d;26.61%)为主,其次为孕妇(占15.04%)。求询者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35%(53/991)。53例HIV抗体阳性者中男性占66.04%(35例),20~39岁d;75.47%(40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小学以下者占83.02%(44例)。不同类型求询者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以其配偶/固定性伴为HIV阳性者最高(阳性率为52.00%),其次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阳性率为22.73%)和注射吸毒者(阳性率为10.58%)。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者配偶以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是开展VCT、实施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今后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VCT门诊的覆盖面,使VCT真正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台山市HIV感染者/病人配偶间HIV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筛选出2012年存活可随访到的现住址为台山市、有配偶且配偶为阴性或阳性的HIV/AIDS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64对HIV双阳或单阳配偶,HIV双阳率为61.59%(101/164),HIV单阳率38.41%(63/164)。男方HIV感染阳性率为58.11%,高于女方的4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1),30~3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49.06%(130/265)。传播途径为注射毒品感染占80.49%(132/164)。配偶中以男方先检出的占64.63%(106/164),其中52.83%为羁押场所检出,而以女方为先检出的配偶中47.73%为孕产期检查检出。双阳配偶中,44.55%的夫妻检测阳性时间间隔在3个月以内。单阳家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比双阳家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P0.01)。结论台山市配偶间HIV传播率较高,开展监测早期发现感染者,加强30~39岁年龄段人群干预工作力度,是阻断家庭内性传播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台山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台山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方案、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临床症状体征、终止治疗情况以及生存状况的变化。结果 139例病人,静脉吸毒感染占66.91%,男性71.94%,已婚或同居62.59%,年龄25~55岁的占92.80%。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平均增长204.02/mm3;治疗后86.67%病人病毒载量〈40拷贝/mL;各种机会感染症状体征发生率由治疗前的58.06%下降到治疗后1年的3.22%;55.39%的病人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病人占12.95%,死亡病例占7.19%,失访病例占11.51%;病人生存率提高,维持治疗3年生存率达到80.00%。结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服药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