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因头痛、头晕、呕吐、行走不稳2个月余伴双眼视力下降,加重2d就诊。神经科检查: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Babinski征、Hoffmann征均阳性。影像检查:MRI示中线后颅窝小脑蚓部一不均匀实性肿块,直径约4.3cm×5.8cm,T1 W呈等信号、T2 WI呈稍高信号,瘤内可见小斑片状T1 w1、T2 WI高信号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对大鼠海马细胞衰老相关信号的影响。方法:取6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只,D-gal组利用进行D-gal连续腹腔注射(120mg/kg.day),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PBS共10周。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SirT1和FoxO3a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1在D-gal组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p=0.02,p=0.018);FoxO3a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gal组的海马锥体细胞FoxO3a在胞核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而相对胞浆的分布却显著降低(p=0.005)。结论:短期给予D-gal能够导致大鼠海马衰老信号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热量限制对老年早期大鼠的生存状态和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18月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进食情况分为2组,一组为CR组(n=29)给予对照组进食量60%的食量饲养,对照组为ad libitum(AL)组(n=31)自由进食,观察6个月,在此期间,记录大鼠的生存状况,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6个月后,进行旷场实验观察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CR组给予60%的饮食控制后,体质量维持在低于对照组约20%左右(P<0.01).CR组的生存率为89.66%显著高于AL组67.74%(P=0.039);在旷场实验中测定的CR组大鼠自发活动路程为(201.06±78.35)m,显著长于AL组[(147.38±36.89)m,P=0.021],而CR组的自发活动速度为(78.10±34.38)mm/s也显著高于AL组[(48.96±14.87)mm/s,P=0.021],并且CR组大鼠具有在中央区域的活动距离长(P=0.048)和在周边区域活动速度快(P=0.012)的特点.结论 对老年早期的大鼠给予6个月的热量限制可以提高大鼠的生存率以及旷场活动能力,反映了大鼠的健康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4.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DWI影像表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探讨HIE早期弥散加权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影像动态演变规律。方法:3天龄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缺氧缺血组动物结扎双侧颈总动脉,3% O2混合气体吸入30分钟。采用1.5T磁共振仪,进行DWI和T2WI检查;应用FuncTool软件生成ADC图,测量各组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区的ADC值。结果:缺氧缺血组动物缺氧时出现四肢抽搐、竖尾、角弓反张等体征,HE染色神经元有变性、坏死。缺氧缺血后3小时DWI上出现高信号,ADC图低信号灶,随缺氧缺血后时间的延长病灶范围扩大。病变各中心区ADC值呈明显下降趋势,各组P<0.01;周边区ADC值3~6小时P>0.05,6小时与24小时ADC值比较P<0.01;各组中心区和周边区ADC值比较P<0.01。结论:①DWI结合ADC图可以敏感地显示HIE病灶。②ADC值的动态变化结合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早期HIE病灶内尚存可逆的脑组织区域。  相似文献   
5.
自动移床主髂动脉及下肢动脉CE MRA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自动移床主髂动脉和下肢动脉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CE MRA)的对比剂最佳注射速度。材料与方法:15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1.5T MRI扫描仪进行主髂动脉和下肢动脉三站CE MRA成像。马根维显0.25mmol/kg经肘静脉注射,一半对比剂以2.0ml/s的速度注射,另一半分别以1.0ml/s、0.8ml/s和0.5ml/s注入。应用自动移床和对比剂自动跟踪软件进行图像的自动采集,根据主要动脉分枝的显示情况、有无静脉增强重叠影以及主要动脉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每组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获得了主髂动脉到小腿远端动脉树的图像。3组主要动脉分枝的SNR和CNR进行组间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第三组SNR和CNR的均值最高。第一组大腿段和小腿段静脉增强较严重,第二组有部分增强,第三组小腿远端有轻度的浅静脉强化。与第一组和第二组比较,第三组静脉强化最少,三组间静脉增强评分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2.0ml/s和0.5ml/s对比剂双相注射速度,可以获得动脉显示好、静脉增强最少的主髂动脉和下肢动脉CE MRA图像。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可在活体上无创性测定脑内代谢物质的方法。MRS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脑的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内酸中毒和神经元损伤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MRS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研究进展较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MRS在HIE的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手法针刺合谷穴得气与脑功能激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灸"得气"与脑功能激活的关系.方法 13例健康右利手受试者,由针灸医师先后进行右手合谷穴"浅表刺激"与传统手法捻针刺激两种任务,利用fMRI-BOLD技术获得脑功能图像,用感兴趣区(ROI)分析方法,比较两种任务下的平均信号变化情况.结果 针灸"得气"存在个体差异,相应脑功能的激活情况也有所不同,前额区、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磁共振ADC值测量与HSP 70免疫组化检测技术,研究新生猪急性期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脑部可逆缺血区的存在与否及其演变规律。方法:7日龄健康新生约克猪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HIE组(40只)。HIE组于缺氧缺血后24h内不同时间点采集ADC值与HSP 70资料。ADC值测量与HSP 70阳性细胞计数采用ADC值最低的区域至ADC值正常区域等距4分区法。结果:HIE组Ⅰ区ADC值下降的幅度最大,随时间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HSP 70阳性细胞计数随时间未见明显变化,病变趋向坏死;Ⅱ区、Ⅲ区ADC值下降的幅度依次递减并随时间逐渐上升;Ⅳ区ADC值保持正常水平;Ⅱ~Ⅳ区HSP 70阳性细胞计数均随时间明显增加,病变趋向可逆。结论:HIE病理演变过程中的ADC值与HSP 70表达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ADC值变化具有鉴别HIE过程中脑组织坏死和可逆脑缺血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心电门控管电流调节模式,降低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方法:7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标准组与低剂量组各38例。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管电流调节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其他扫描参数不变,标准组在R-R周期的40%~80%使用管电流660 mA,其余时相使用280 mA;低剂量组在40%~80%R-R时相管电流输出值为550 mA,其余时相为110 mA。计算2组图像的平均SNR、CNR及每组ED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组图像平均SNR分别为122.2±29.69和121.69±31.58,平均CNR分别为8.61±1.17,9.05±1.86,进行组间t检验,P值>0.05,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平均ED值分别为(25.01±2.54)mSv和(18.14±1.40)mSv,进行组间t检验,P值为1.40±10-18,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ED值较标准组降低了约27.5%。结论:采用电流调节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分别降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管电流输出值,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冠状动脉成像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1H-MRS波峰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7日龄健康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只)、假手术组(n=5只)及缺氧缺血组(n=30只)。1.5T磁共振1H MRS测定脑内代谢产物。观察每组新生猪脑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造模后0~24h,NAA峰明显下降,Lac峰呈典型的双峰状显著升高,NAA/Cho、Lac/NAA、Lac/Cr、Lac/Cho和Lac/(Cr Cho)比值逐渐降低,HI后3h,NAA/Cr、NAA/(Cr Cho)比值升高,然后逐渐降低,Glx峰和mI峰无明显变化。②造模后0~24h随着时间延长脑水肿逐渐加重,24h出现坏死灶。结论:①NAA/Cho、Lac/NAA、Lac/Cr、Lac/Cho和Lac/(Cr Cho)是定量反映脑缺氧缺血生化改变的最敏感指标;②早期缺氧缺血后脑NAA、Lac与病理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