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手术风险较大,是肝胆外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出现,通过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手术可切除性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多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即穿型人工血管夹层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7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graft,AVG)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基础信息、手术前超声表现、病变部位、治疗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4例发生夹层的患者首次治疗均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技术成功率与临床成功率均为100%(4/4)。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8±8.0)个月,手术后3月和手术后6月的一期通畅率为50%(2/4)和25%(1/4)。4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于AVG夹层处置入覆膜支架,支架置入手术后3月和手术后6月的一期通畅率均为100%(3/3),另1例患者行人工血管置换,随访9个月过程中AVG通畅。结论人工血管夹层是血液透析患者较为少见的并发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通畅时间短,覆膜支架置入或人工血管置换具有良好的通畅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手术治疗6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并发症与疗效。结果 根据肝胆管结石病分型,Ⅰ型(区域型)44例,Ⅱ型(弥漫型)16例,E型(附加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8例。肝功能Child分级59例为Child A级,1例为Child B级。术前单用CT诊断灵敏度为86.7%,单用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灵敏度93.9%。术前用CT+MRI诊断灵敏度为97.2%。60例均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其中12例合并高位胆管狭窄行胆肠吻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无术后肝功能衰竭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毕联合应用B超和胆道镜检查,残石率为0(0/25),明显低于单用胆道镜取石探查组的20%(7/35)。55例获得3个月至5年的随访,随访率91.6%,其中优良率达96.2%,残石率11.7%,复发率9.61%。结论 联合B超、上腹部CT和MRI+MRCP能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术中联合运用胆道镜与术中B超能降低残石率,解剖性肝切除能降低残石率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单中心即穿型人工血管应用于血液透析通路的36个月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采用即穿型人工血管建立的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病人的临床资料,搜集病人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穿刺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通畅率情况,根据病人的超声随访,分为规律随访组与未规律随访组,比较两组的通畅率。结果 总共有75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60.1±15.8)岁,平均术后首次穿刺时间为(3.3±2.2)d。平均随访时间为(39.2±8.5)个月,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2.7%、40.0%、21.3%,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77.3%、50.7%、33.3%,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4.7%、90.7%、89.3%。规律随访组的一期辅助通畅率显著高于未规律随访组(P值分别为0.026、0.027和0.008)。结论 即穿型AVG的长期通畅率结果满意,规律超声随访可以有效提高术后一期辅助通畅率,减少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常侵犯肝门部的肝动脉和门静脉,所以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但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分型分期方法来对肿瘤进行评估.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术前可切除性评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支架移植物Viabahn在TASC C及D型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血管腔内治疗中的长期结果。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接受Viabahn治疗的慢性股腘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腔内操作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1、3、5年的靶血管一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免于临床症状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freedom from clinically-driven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F-TLR)、大截肢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结果 65例患者(67条下肢)接受了股腘动脉Viabahn植入。其中TASC C型病变20条(29.9%), TASC D型47条(70.1%)。平均病变长度(29.1±9.4)cm。48条(71.6%)原发性病变患肢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 CTO病变平均长度(26.1±10.4)cm。技术成功率98.6%。植入Viabahn的平均长度(31.3±10.1)cm。5年大截肢率4.2%, 全因死亡率23.1%, 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重症缺血性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一站式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重症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患者(15条患肢)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EVR)开通闭塞段血管、手术清创及创面封闭负压引流(NPWT)、抗菌保湿伤口敷料进行一站式序贯治疗,评价感染创面愈合率及患肢保肢率.结果 15例患者中下肢动脉造影显示下肢多节段病变13例,单纯小腿病变2例;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分级D级小腿动脉病变13条,C级病变2条.EVR术后,14条患肢至少开通1支小腿流出道;足底动脉环路(PPL)呈完整弓6例,半弓7例,无弓2例;清创后应用带自制冲洗设备NPWT,创面感染控制时间为(7.85±2.84)d.出院后每3~4日随访,并以抗菌保湿的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伤口敷料换药,结果显示创面愈合12例,平均愈合时间(3.70±0.87)个月,3例未愈合,其中2例小腿截肢(13.3%,足部均为PPL无弓),1例死于心血管事件;创面愈合组PPL病变情况与未愈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6 7).结论 重症缺血性糖尿病足感染治疗较复杂.EVR、带自制冲洗设备NPWT及抗菌保湿创面敷料一站式联合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法有效增加患肢血供,缩短感染控制时间,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