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重组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肺隔离症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后数据重组方法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观察血管情况及肿块与供血动脉的关系。结果 13例肺隔离症患者12例为叶内型,1例为叶外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10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3例。囊性肿块6例,囊实质性肿块4例,实质性肿块2例,局部肺气肿、肺血管增多紊乱1例。13例患者共发现14支供血动脉,均发自胸主动脉(10支)、腹主动脉上段(2支)、腹腔干(1支)及肺动脉(1支),静脉引流均为肺静脉。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可清楚显示肺隔离症肿块形态、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重组技术可清楚显示肺隔离症肿块形态、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肺隔离症术前评估提供重要的资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余河  宋云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4):331-331,334
患者 女性 ,5 2岁。无腹部不适 ,无发热、黄疸 ,皮肤、粘膜无损伤。体检 :血常规及生化全套正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不大。膜菲氏征阴性。B超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CT所见 :平扫示脾脏略大 ,脾中部实质内似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大小约 4 .0cm× 4 .8cm ,密度不均匀 ,C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云南白药与甲氰咪呱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28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因呕血和/或黑便急诊入院。经胃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56例。随机分为云南白药加甲氰咪呱治疗组28例。另设单用甲氰咪呱对照组28例。治疗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平  相似文献   
4.
周静然  杨峰  余河  熊伟   《放射学实践》2013,(11):1132-113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肺隔离症患者均行双期CT血管成像(cTA),将原始扫描数据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重建,观察血管情况及肿块与供血动脉的关系。结果:12例肺隔离症患者11例为叶内型,1例为叶外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9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3例。囊性肿块6例,囊实质性肿块4例,实质性肿块2例。12例患者共发现12支供血动脉,分别发自胸主动脉(9支)、腹主动脉上段(2支)、腹腔干(1支),静脉引流均为肺静脉。CTA可清楚显示肺隔离症肿块形态、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双期CTA扫描结合不同后处理成像方式为肺隔离症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余河  杨峰  李欣  周静然   《放射学实践》2012,27(4):405-405
病例资料 患者,男,48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人院.体检:T 35.8℃,R26次/分,P 68次/分,BP 146/82mmHg (左)、158/78 mmHg(右),一般状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治疗,曾于10年前做过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其母因患肿瘤(类别不详)去世.MRI提示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夹层,双肾、肝脏、胰腺多发囊肿,双肾及右肾上腺多发肿瘤性病变(图1~4).  相似文献   
6.
余河  陈涛 《医学争鸣》2006,27(19):1818-1819
1临床资料 我院1999/2005年手术病理确诊为肾癌78(男66,女12)例,年龄12~82(平均53.4)岁,根治性肾切除术67例,单纯性肾切除术9例,肿瘤切除术2例,肿瘤〈3cm 22例(28.2%),其余肿瘤在3.0~11.9cm,采用GE Vivid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MHz.CT使用somatom AR/SP螺旋扫描仪,超声常规检查肾脏,  相似文献   
7.
<正>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常见类型,占肺癌比例的85%。其中,超过50%的患者病理类型为非鳞状细胞癌[1-3]。除此之外,60%~70%的患者一经诊断即为晚期,大部分晚期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已不适合手术和放疗,对于这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为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一线化疗失败或疾病进展的患者会选择无交叉耐药的二线化疗方案。目前,对于二线化疗治疗失败的非鳞NSCLC患者,一般情况下,再也没有可以使用的有效化疗药物。因此,近年来生物靶向治疗成为这类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然而,靶向治疗基于基因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是NSCLC中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连续容积扫描,对98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法(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建,总结分析急性阑尾炎CT平扫表现,通过与手术病理比较评估CT平扫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 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54例行手术治疗,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平扫诊断46例,3例为假阳性,2例为盲肠憩室炎,1例为回肠末端炎,4例未能诊断。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94.1%,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92.3%,准确度为92.9%。同手术病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病理诊断正常阑尾7例(因临床怀疑而行手术治疗)。7例正常阑尾中,盲肠憩室炎2例,回肠末端炎1例,盲肠炎1例,盆腔炎1例,无异常发现2例。结论 CT平扫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而且操作简便无造影剂过敏之忧,病人承担费用少,辐射剂量低,特别适用一些急重的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作做为怀疑急性阑尾炎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46例患者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作出三叉神经痛诊断。在CT引导下应用Hartel前入路法经皮穿刺卵圆孔,进行温控射频热凝毁损。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8例,减轻6例,无缓解2例,总有效率95.7%(44/46),治疗后6个月,4例复发,复发率8.7%(4/46)。并发症少而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并且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及精确性,是一种微创、可重复操作的技术,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峰  周静然  赵传军  王勇  余河  黄博   《放射学实践》2010,25(3):312-3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价值。方法:对25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连续容积扫描),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结果:25例AIH患者按Stanford分型,A型2例,B型23例。MSCT征象:25例均见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厚度≥5mm,无内膜破裂形成的双腔主动脉征象。平扫呈高密度11例,高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8例,等密度6例。21例见钙化内移征象,5例可见穿透性溃疡征,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18例,内膜渗透3例,血肿分层征象2例。并发心包积液4例,胸腔积液16例,主动脉夹层3例,主动脉瘤2例。结论:MSCT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且便于治疗后随访观察,可以作为AIH的首选诊断及随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