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的价值.方法6例脑脓肿和13例脑肿瘤(8例胶质瘤和5例转移瘤),行常规MR和DWI检查.应用1.5 T磁共振机SE-EPI序列,取b*1000 s/mm2,b=0s/mm2获得DWI图像.同时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行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6例脑脓肿5例DWI图像表现为高信号,ADC值为(0.33±0.11)×10-3 mm2/s,13例脑肿瘤中12例坏死囊变部分DWI图像表现为低信号,ADC值为(2.46±0.49)×10-3 mm2/s.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为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结合肝胆胰管成像(MRCP)诊断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的准确率。方法 筛选经过病理证实为恶性梗阻性黄疽且经过MRI、MRCP检查的老年患者3l例(≥60岁)。比较在判定梗阻部位及病变性质方面,MRI、MRCP与手术、病理的异同。结果 将手术及病理作为标准,3I例患者定位诊断率为100%。病变定性的准确率为93.55%,与病理结果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MRCP的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疽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它无创伤、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3.
DWI在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中的影像学价值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7例脑脓肿和23例脑肿瘤(胶质瘤和转移瘤)行常规MR和DWI检查。DWI采用b=1000s/mm^2,b=0s/mm^2时进行采集,测量感兴趣区(RO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两个独立样本间行秩和检验,与常规MR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大部分脑脓肿在DWI上为高信号,ADC值为(0.33±0.11)×10^-3mm/s,除2例外其余脑肿瘤的坏死、囊变部分在DWI上为低信号,ADC值为(2.46±0.49)×10^-3mm/s。结论DWI在鉴别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方面是十分有意义的,比常规MR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是未来医学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关键.以往的工作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开始逐步重视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临床医生面临着繁重的医疗工作,如何采取切实有效且能够被广大医生接受的方式,调动医生们的教学积极性,全面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教师,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近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创建了教学水平提升俱乐部,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青年教师队伍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成就.本文分享了就创建教学水平提升俱乐部开展的相关工作,以及今后如何使俱乐部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实习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运用医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儿科临床教学的目的是把临床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教学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临床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初步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在脑膜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搜集我院2004—11~2005—12分别经手术病理及结合病史和实验室资料证实脑膜瘤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40~65(平均59)9。按WHO2000年颅脑肿瘤病理分类,脑膜瘤Ⅰ级(良性)19例,Ⅱ级2例,Ⅲ级6例。  相似文献   
7.
64层CT胰腺直接供血动脉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CT胰腺直接供血动脉成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对30例非胰腺病患者行腹主动脉CT造影检查,采用腹部容积扫描程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获得胰腺直接供血动脉血管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观察图像并计算胰腺直接供血动脉显示率,应用SAS统计学软件行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对两种重组技术的血管显示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MIP和VR重组图像上,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ASPDA)显示率分别为100%、73%;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PSPDA)显示率分别为100%、67%;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AIPDA)显示率分别为97%、67%;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PIPDA)显示率分别为93%、63%;胰背动脉(DPA)显示率分别为93%、57%;胰横动脉(TPA)显示率分别为83%、60%;胰大动脉(PMA)显示率分别为90%、67%.应用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MIP与VR对ASPDA、PSPDA、AIPDA、PIPDA、DPA、TPA、PMA的显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层CT胰腺直接供血动脉成像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MIP显示胰腺直接供血动脉优于VR.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FIGO2009新分期评价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分期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RI图像,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依据FIGO2009新分期行术前磁共振分期,比较磁共振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依据FIGO2009新分期,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Ⅰ期82.9%,Ⅱ期98.0%,Ⅲ期95.5%,Ⅳ期99.6%。结论应用依据FIGO2009新分期标准,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例66岁女性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呕吐,行头部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周后出现四肢活动不灵,以双下肢为重。体格检查见患者嗜睡状态,唤醒后配合体格检查,言语缓慢,听力下降,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上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3级,双侧下肢肌力0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减弱,双侧Babinski征阴性。神经电生理及各项辅助检查后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室出血后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56 岁.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疼痛,2 个月前发现前额正中隆起,伴双侧上眼睑水肿,偶有双侧鼻塞及夜间憋醒症状,伴有嗅觉减退;曾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查体:前额正中隆起,质硬,压痛(+),外鼻无畸形,双侧鼻腔黏膜水肿.电子耳鼻咽喉镜检查:左侧中鼻甲充血水肿,表面见干痂;右侧嗅裂区局部黏膜隆起,鼻咽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