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1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具有急救知识,熟悉病情,掌握护理要点,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2-01~2003-08,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病人38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会英  马婷婷 《天津护理》2012,20(6):399-400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形成导管内赘生物的情况,为临床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8月在我科治疗的留置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胃癌患者130例,分为双腔直孔导管组64例和双腔直侧孔导管组66例,剔除导管留置期间输血者18例,双腔直孔导管组55例和双腔直侧孔导管组57例。两组均按照相同的置管和维护方法进行,拔管后对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解剖,观察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结果:与双腔直孔导管组相比,双腔直侧孔导管组更易形成导管内赘生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不带侧孔的导管是减少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内赘生物形成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功能锻炼时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皮下积液发生率、伤口引流量和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CBM、万方、VIP和CNKI等资源,收集乳腺癌患者不同功能锻炼时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和术后2年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延期锻炼影响术后1周前屈受限度[MD=17.92°,95%CI(9.85,25.38)];早期锻炼增加了术后伤口引流量,且使引流持续时间增加1d,在术后4个月能改善淋巴水肿发生率[OR=0.03,95%CI(0.00,0.57)],但对术后1个月、6~8个月和2年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和术后2年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增加了术后伤口引流量,且延长引流持续时间,临床中应该综合患者个人、治疗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功能锻炼的时机。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通窍益脑方”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通窍益脑方”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不口服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2次口服中药汤剂“通窍益脑方”150 mL,连续服用15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分别于麻醉前1 d及术后第1、3、7天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另于相应时间同时采血样检测患者的IL-6水平。结果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治疗组和对照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30%和38%;术后3 d,治疗组和对照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28%和20%;术后7 d,治疗组和对照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20%和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血清中IL-6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2.412,P=0.009;治疗组,t=1.429,P=0.039);对照组术后7 d仍高于术前水平(t=0.851,P=0.049);但是治疗组术后7 d已基本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3 d IL-6含量显著降低(t=1.198, P=0.035)。血清IL-6含量变化与MMSE评分负相关(r=-0.782,P=0.022)。结论“通窍益脑方”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中的IL-6有关。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早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目前却缺乏足够强度的临床研究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并未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通过检索学习近10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发现,疗效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缺乏公认的、科学的疗效评价指标是针灸疗效不被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用现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针灸治疗的疗效是不全面的,尤其是能充分反映针灸整体调节优势的生活质量评价未得到重视。建立以患者报告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相结合的结局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针灸疗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有创动脉压监测已成为心外科术后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特别是术后的小儿患者,由于年龄小以及手术的特殊性,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更明显。而有创动脉压不仅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可以持续显示患儿每个心动周期的SBP、DBP以及MAP,而且能较无创血压更能准确地反映患儿的低压状态,以及能更好地反映组织器官的灌注的好坏,因此给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提供了患儿血压和循环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气传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及播散规律。方法去应用重力沉降法监测2021年全年每日花粉种类及含量。结果昊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收集花粉总数48242粒/1000mm^(2),其播散呈现2次花粉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在4月,以榆属、白蜡树属、杨属、械属、柳属等树木花粉为主,花粉含量高达28306粒/1000mm^(2),占全年花粉总量的58.68%;第二个高峰在8月和9月,以藜科/苋科和蒿属等草本花粉为主,春季花粉含量明显高于夏秋季花粉。结论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花粉分布呈2个高峰,高峰期优势种属分布为榆属、藜科/苋科和蒿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IGRA)在结核病专科门诊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结核病门诊的268例疑似结核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评估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无卡痕,有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患儿中IGRA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结果 在结核病专科门诊,IGRA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AUC分别为80.6%、63.6%、48.6%、88.5%、0.74。IGRA诊断儿童结核病AUC(95%CI值),在年龄≤5岁患儿中为0.71(0.62~0.80),低于6~14岁组的0.75(0.70~0.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8,P=0.40);在可见卡痕患儿中为0.72 (0.67~0.78),与未见卡痕组的0.72(0.61~0.83)无统计学差异(Z=0.067,P=0.946);在有密接史组为0.83(0.75~0.91),高于无密接史组的0.7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