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DNA连接酶Ⅳ(LIG4)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参与V(D)J重组和DNA双键断裂(DSB)修复,具有独特调控作用和广泛应用前景。研究发现,LIG4抑制剂在NHEJ中可作为增敏剂,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时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此外,LIG4抑制剂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化抑制剂介导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提高基因编辑效率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基于此机制不断进行大规模药物筛选以发现新型抗癌药物,来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现对目前已报道的LIG4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各种形式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目前应用较广的SCR7。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双生子法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脑灰质容积、皮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募集12~18岁双生子。采血液标本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进行智商测定;用3.0 T MRI进行头颅结构扫描,采集全脑166层矢状位图像并处理计算个体脑皮层分区灰质容积、皮层厚度;使用双生子结构方程分析遗传和环境对脑灰质容积、皮层厚度的影响。结果纳入57对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30对,异卵双生子27对。灰质容积的最佳模型为AE模型,其中各脑区遗传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层厚度的最佳模型为ACE模型,各脑区中仅双侧扣带回及右侧额叶遗传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脑区遗传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影响各脑区皮层厚度的遗传度(A)、共享环境因素贡献度(C)与特异性环境因素(E),特异性环境因素(E)贡献度明显上升。结论在灰质容积和皮层厚度中,青少年脑的可塑性变化可能主要体现在皮层厚度改变上;遗传因素对灰质容积的影响主要驱动因素为皮层面积扩张,而非皮层厚度。  相似文献   
3.
贺越  顾利宁 《吉林医学》2010,(26):4496-449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护理工作要让家长了解病情,对患儿要多关心。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是治疗顺利进行的一个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双生子法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脑灰质容积、皮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募集12~18岁双生子。采血液标本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进行智商测定;用3.0 T MRI进行头颅结构扫描,采集全脑166层矢状位图像并处理计算个体脑皮层分区灰质容积、皮层厚度;使用双生子结构方程分析遗传和环境对脑灰质容积、皮层厚度的影响。结果纳入57对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30对,异卵双生子27对。灰质容积的最佳模型为AE模型,其中各脑区遗传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层厚度的最佳模型为ACE模型,各脑区中仅双侧扣带回及右侧额叶遗传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脑区遗传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影响各脑区皮层厚度的遗传度(A)、共享环境因素贡献度(C)与特异性环境因素(E),特异性环境因素(E)贡献度明显上升。结论在灰质容积和皮层厚度中,青少年脑的可塑性变化可能主要体现在皮层厚度改变上;遗传因素对灰质容积的影响主要驱动因素为皮层面积扩张,而非皮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1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符合条件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抚触、非营养性吸吮、“鸟巢式”卧位等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时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早期喂养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临床上都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半年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105.26±9.26)和(98.56±9.23),两者比较,治疗组的智力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脑出血对全身各系统均能造成损害,治疗后开展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增强新生儿预后智力发育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产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液体渗漏、导管阻塞、皮肤红肿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儿皮肤红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现象明显减轻(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早产儿中的应用能降低液体渗漏、皮肤红肿现象,同时增加导管通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8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治愈,2例好转,1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对高热要及时处理,对病情和治疗方法要细心观察,对口腔、眼、皮肤护理操作要轻柔,对家长和稍大患儿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