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对人胚中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2年8月~2004年1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375例,其中并发下消化道出血12例,现对其发病因素及防治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各种事故的增多,老年人颅脑创伤(TBI)的发生率在不断提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也与日俱增,所以研究老年人TBI的流行病学特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院2004~2006年度收治老年TBI患者717例,本文对其作一分析总结。多年来本院收治的TBI患者占全市的70%以上,因此作者的调查数据基本上可以代表本地区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人胚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sNSCs)经全反式维甲酸 (retinoicacid)预处理后移植入大鼠脊髓内 ,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 分离 10周左右流产人胚皮层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 ,进行体外增殖 ,部分细胞在移植前 6d加入全反式维甲酸共培养。SD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移植经维甲酸预处理后的NSCs ;对照组移植未经维甲酸预处理后的NSCs。移植后 5周取出脊髓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rd U标记的NSCs在大鼠脊髓内的生存和分化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内可见大量Brd U阳性细胞 ,部分能够分裂增殖 ,向注射点远处迁移。实验组的NSCs能分化出NF、GFAP、Gal c阳性细胞 ;对照组的NSCs不能分化出NF阳性细胞。结论 人胚NSCs可在宿主脊髓内生存、分裂、迁移 ;经维甲酸预处理后的NSCs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可作为 1种理想的移植材料 ,而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后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异常改变和变化规律.方法 动态观察74例重型颅脑外伤(GCS 3~8分)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分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 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经历短暂高凝状态,此后呈现低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紊乱状态持续1周左右才好转.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就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 8分并伴有颅内出血的sTBI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将接受ICP监测的患者与未接受ICP监测的患者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是院内病死率。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sTBI患者中,47例(51.1%)接受了ICP监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ICP监测与病死率降低相关(P=0.041)。结论:行持续ICP监测的sTBI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颅CT颅骨缘下“新月形”高密度影的特征性改变,提高对类似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SDH)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方法 从临床表现、CT影像、治疗方法及效果、预后等方面对28例类似于ASDH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tSAH均表现为骨缘下“新月形”高密度影,手术5例。3例治愈;非手术治疗23例,20例治愈。结论 tSAH可表现为类似于.ASDH的骨缘下“新月形”高密度影,非手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严重下丘脑损伤通常发生在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一旦发生病情就会急剧恶化,死亡率极高。作者2002-2003年成功救治2例严重下丘脑应损伤用超大剂量升压药救治成功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各种事故的增多,老年人颅脑创伤(TBI)的发生率在不断提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也与日俱增,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亚低温与常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重型颅脑外伤(GCS 3~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与常温治疗组,动态观察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一二聚体(D-D)、纤维蛋白分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亚低温组凝血功能指标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高凝状态,疗程宜1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