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利培酮对氯氮平血浓度的影响及二药合用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 5 0例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利培酮治疗 ,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及后 1月、2月、3月测定氯氮平血浓度 ,同时评定PANSS ,TESS量表。结果 合用利培酮后 ,氯氮平血浓度无明显升高 ,PANSS评分明显降低(P <0 .0 1) ,TESS评分有所增加。结论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浓度无明显影响 ,二药合用能增加疗效 ,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氮平对抑郁障碍患者空腹血糖(FBG)的影响.方法 将93例抑郁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米氮平组、米氮平联合舍曲林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舍曲林组,每组31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3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测定FBG进行比较.结果 米氮平组与联合用药组间FB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上述2组FBG均高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米氮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基线与第4周末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基线与第8周末或第12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舍曲林组基线与第4、8、12周末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在第4周末或第8周末出现空腹血糖过高(IFG)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第12周末,米氮平组或联合用药组与舍曲林组间出现IFG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米氮平单一或联合舍曲林治疗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的抑郁障碍患者可出现有临床意义的IFG,且IFG出现的频率可能有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患者致锥体外系反应(EP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予以阿立哌唑单药开放性治疗。观察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EPS将患者分为EPS组与非EPS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ANSS基线评分、剂量增加幅度、最小与最大剂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EPS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为(83.6±7.6)分,治疗后降至(41.5±5.2)分(P<0.05)。总有效率为82.3%(63/7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9%(22/76),其中EPS发生率为15.8%(12/76)。EPS组PANSS基线评分、剂量增加幅度、最小剂量、最大剂量均高于非EPS组(P<0.05)。PANSS基线评分、剂量增加幅度、最大剂量为EPS危险因素(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良好,PANSS基线评分、剂量增加幅度与最大剂量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患者致EPS的危险因素,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单药治疗对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前脉冲抑制(PPI)和P50的影响.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首发组,n=81)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组,n=92)利培酮治疗前及治疗6~8周后PPI和P50各项指标,结果与59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年)伴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予二甲双胍0.75g/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1、2、3、6个月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及入组前和入组后6个月评定PANSS量表.结果 119例完成观察(研究组60例,对照组59例);研究组在入组后1、2、3、6个月时体重减分值、BMI减分值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腹血糖减分值在入组后6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入组后3个月研究组BMI与空腹血糖减分值呈正相关;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的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合并应用小剂量阿立哌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8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应用阿立哌唑5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24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PRL)、利培酮血浓度,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结果 合并治疗4周后PRL显著下降[(67.58+49.12)ng/ml vs(36.18±35.32)ng/ml,P=0.000],在合并治疗的第8周末、第12周末PRL的下降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12周后PRL血浓度基本保持稳定(P>0.05).8周末有效率达86.8%,24周末有效率81.6%.全部患者中,有5例在第24周末的PRL浓度较第12周末反跳性增高,其中2例患者再次超过正常范围.治疗前后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可在中短期内有效降低利培酮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不良反应少,但长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对照组47例予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2组均治疗6周后统计疗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6周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中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2、4、6周后CSDD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4、6周后CSDD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水平(P0.05);2组治疗6周后GQOLI-74问卷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6周后GQOLI-74问卷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2、4、6周后不良反应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检验结果可为临床医师的疾病诊疗提供重要的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患者的临床情况来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和疗效。当然,临床生化检验也不例外,不过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果要使检验结果真实客观的反映患者病情,那么就得控制好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肥胖与代谢相关障碍,并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一比较.方法 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2008年7月住院期间的双相障碍患者作调查,测定其身高、体重及各代谢指标,用世界糖尿病联盟全球统一标准(IDF)定义代谢综合征及中心性肥胖.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两个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比较.结果 共入组双相障碍患者30例,精神分裂症160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较高,肥胖与代谢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方面,双相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患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的超重、高甘油三酯、低HDL及中心性肥胖的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在住院的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同样存在较多代谢相关障碍,需要政策层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不同疗程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入选病例作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结果: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TESS单项分不同,以静坐不能、活动减退、心电图异常、体重增加和血象异常为明显,前12位不良反应频度排序有差别,AIMS总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利培酮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异,在长程治疗中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体重、血象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