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在药理学理论课教学中,通过渗透师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产生为病患解除病痛的意愿,从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通过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病例导入、介绍人文小故事、组织课堂讨论、课后小测验、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使用网络数据库拓展知识面等,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必备条件.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药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其学科特点为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医患沟通培养提供了契机.文章分析了药理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重点阐述了在药理学总论、各论及实验教学中渗透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多种致病因素参与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发展,其中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导致神经退行性变并引发PD的重要因素,它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自噬等多种途径参与调控PD的病理过程。有研究发现,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改善PD的临床症状,并通过各种途径缓解PD的进展。本文以氧化应激为核心,对近年来抗氧化剂在PD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后续PD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AD是一种以认识功能障碍为主的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截至2015年为止,中国已经有约1275万人受其影响;而预计到205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者人数将达到约3000万[1]。A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对于AD的治疗药物较少,现有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普遍存在药效弱,不良反应大,难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等缺陷。尤其是BBB对药物分子的传递限制,成为治疗药物药效较差的主要因素。而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药物容易透过BBB,以及完成药物的靶向传递,这为AD的治疗提供了希望。本文从纳米药物载体的种类、纳米药物包载的药物成份以及纳米技术在AD治疗中的影像学诊断几方面进行总结,概括了纳米药物及纳米技术在AD治疗中的应用,为AD的纳米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蛋白质的异常折叠与聚集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常见的共同特征之一,目前,对公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诸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脑病理学研究发现,神经元淀粉样斑块沉积由错误折叠的β淀粉样肽(amyloid-beta peptide,Aβ)聚集物和含有微管相关蛋白Tau(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Tau)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相似文献   
6.
肥胖病因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肥胖的形成与机体能量失衡及遗传因素有关。能量摄入过多 ,消耗减少 ,促使肥胖形成。与肥胖相关的多种基因 ,如肥胖基因、消脂素受体基因、β3 受体基因、解偶联蛋白基因等参与了肥胖的形成。目前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主要有作用于中枢的食欲抑制剂和作用于外周的脂酶抑制剂。此外 ,尚有多种正在开发研究中的减肥药  相似文献   
7.
<正>在解剖结构上大脑中动脉(cerebral middle artery,MCA)是颈内动脉入颅后的直接延续,在颈内动脉的分支中最为粗大。大脑中动脉在视交叉外下方向外横过前穿质进入大脑外侧沟,继而汇入大脑动脉环(Willis环)。Willis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始段、两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ICA)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相似文献   
8.
我們医院外科病房經常用雷佛奴耳湿敷以消除局部或伤口的腫脹和炎症。多少年来我們都是把雷佛奴耳倒于換药小碗內,把紗布浸湿药液略微擰干后,放置在需要湿敷的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旨在通过较简便的方法获得高纯度形态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实验模型。方法以新生大鼠为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利用不同规格的吸头相互叠套,逐步机械吹打,使细胞分散,制备单细胞悬液;获得的单细胞悬液用差速黏附处理去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14d后,恒温振荡法去除小胶质细胞等杂质细胞;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β免疫荧光共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这种改进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 ,分离培养出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率达95%以上。结论采用机械吹打方法建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体系,是一种比较简便、值得推广的可用于体外细胞培养研究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硝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主要发生在酪氨酸(Tyr)等芳香族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硝基化可使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硝基化成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近年来,3-硝基酪氨酸被认为是一种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具有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生物标记物的潜在可能性.现有研究表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