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发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膜瘤细胞增殖能力、肿瘤复发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复发脑膜瘤及30例原发脑膜瘤标本的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复发脑膜瘤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89%(32/36)明显高于原发脑膜瘤43%(13/30)(X2=25.59,P〈0.01)。复发脑膜瘤PCNA指数(65.72±9.22)高于原发脑膜瘤(20.81±7.43,P〈0.05)。VEGF蛋白表达强阳性、弱阳性及阴性者的PCNA指数分别为78.64±10.02、49.45±8.31、6.2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的复发和增殖能力有关,VEGF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脑膜瘤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6基因异常与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PCR及PCR-based甲基化技术检测了56例不同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p16基因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18例高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缺失,而低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无一例发生缺失(P<0.05);6例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失活可能参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发生、恶性进展。p16基因纯合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漏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58例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保守治疗愈合55例,2例行手术修补愈合,l例死亡。结论通过正确的处理,大多数行非手术疗法,常可取得满意效果,经久不愈者需行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探PTEN和p38MAKP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低级别胶质瘤(Ⅰ和Ⅱ级)和21例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PTEN和p38MAK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PTEN和p38MAKP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不同,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TEN表达均逐渐减...  相似文献   
5.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血肿吸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58例,CT引导血肿吸引52例。2组年龄、术前血压、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肿清除量:小骨窗组优于血肿吸引组(P<0.01);术后48h意识好转率小骨窗组(77.6%)高于血肿吸引组(65.4%),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出血率,CT引导血肿吸引组高于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组(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血肿吸引术。  相似文献   
6.
经颅视神经减压治疗已失明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已失明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 7例有视神经管骨折(7眼),1例无视神经管骨折(2眼);视神经挫伤并视神经鞘膜下出血1例(1眼),视神经缺血坏死1例(2眼),视神经轻度水肿6例(6眼).4例(4眼)术后1个月视力得到改善.结论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神经外科患者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病因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除6例因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在伤后3d内死亡外,其余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在1~3周内得到纠正。结论单纯营养性和强力利尿引起的低钠血症给予补钠即可,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患者需要补充钠盐,补足血容量及维持钠的平衡等综合治疗,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DAH)患者则需要限水治疗,尿崩症患者以限制入水量和补充抗利尿激素(ADH)为主,肾脏损害的要注意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施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对1985~2001年收治的3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典型Parinaud综合征患者6例;X线检查显示颅内高压者3例;CT及MRI均示第三脑室后部占位性病变,两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全部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经枕下幕上入路者19例,幕下小脑上入路者11例;19例同时行第三脑室后部造瘘;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8例,活检加内分流3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生殖细胞肿瘤15例,松果体实质肿瘤5例,脑膜瘤3例,室管膜瘤1例,星形细胞瘤2例,其它病变4例。随访11例(1~6年),其中生存5年以上者7例;复发4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是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手术既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又可获得充足的组织标本明确肿瘤性质,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9.
颅内巨大室管膜囊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巨大室管膜囊肿一例翟广陈卫国郭国炳袁先厚万菊风病者女,29岁。以间断发作性双颞及鼻根部胀痛3年,加重伴视物模糊、左侧肢体麻木3月入院。查体: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双视乳头轻度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Ⅴ级,余无阳性发现。CT示:左颞顶...  相似文献   
10.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炎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相关脑室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全组9例均从分流阀抽取脑脊液细菌培养.7例拔除原分流管同时行脑室外引流;2例利用原分流管行脑室外引流.7例病人脑室内应用万古霉素,全组病例均静脉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脑室炎治愈后再行V-P分流.结果 7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治愈,2例分流术后再度感染.结论 拔除分流管、脑室外引流、敏感抗生素的使用及感染治愈后再次分流是治疗V-P分流相关脑室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