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痿证或称痿 辟足 ,主要指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肌肉萎缩随意运动障碍的一组病证。现代医学的多种神经、肌肉疾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本文应用多功能海神 2 0 0P型神经电检诊仪对 10例临床诊断为痿证的病例 ,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H反谢和诱发电位的检查 ,以肌电图“诊断指标”[1]为诊断参考依据。其中 5例的肌电图检查结论为神经原性损害 ,另 5例为肌原性损害。1 神经原性损害病损波及脊髓前角细胞以下各部位的痿证。肌电图改变的共同点 :出现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延长、电压增高。例 1.女 ,30岁 ,腿部肌肉萎缩 ,…  相似文献   
2.
白旭  张云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345-1349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内,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和不均匀强化;1例神经节细胞瘤位于颞叶,呈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中,6例在颞叶,5例为囊性并有强化壁结节;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均位于颞叶皮质,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位于颞叶皮质,为不均匀长T1和一致性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呈环状强化;1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在颞叶,呈囊性并有不规则壁结节,其囊壁和壁结节发生强化。结论:MRI检查,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各具其好发部位并多有一定表现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和临床表现,常可做出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卵巢病变定性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像(DWI)对卵巢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73例81个病理证实的卵巢病变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比较不同性质病变囊性部分及实性部分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差异.结果 良、恶性卵巢肿瘤间囊性部分ADC值和eADC值的鉴别诊断阈值分别为2.755×10-3 mm2/s和6.455×10-2,而实性部分ADC值和eADC值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195×10-3 mm2/s和29.55×10-2.结论 DWI ADC值和eADC值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旭  张云亭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1):1460-1463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征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征,比较不同年龄对MRI表现的影响.结果 12例肿瘤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表浅部位.其中,位于颞叶6例,顶叶3例,额叶2例,枕叶1例;5例呈囊性伴有强化壁结节,4例显示局部脑回明显增厚并轻度强化或无强化;10例无或仅有轻度瘤周水肿.年龄<15岁者,肿瘤最大径为4.3~6.7 cm,平均(5.6±1.2) cm,表现为囊性并壁结节3例和脑回增厚1例,无实性并中心囊变坏死者;年龄>15岁者,肿瘤最大径为2.1~7.0 cm,平均(4.8±1.4) cm,表现为囊性并壁结节者2例、脑回明显增厚者3例、实性并中心囊变坏死者3例.结论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患者年龄对MRI表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临时冠在二次排龈法中的应用.方法 对120例冠桥修复患者260颗牙齿使用二次排龈法制取印模,常规牙体预备之后,采用随机分配法确定制作松风临时冠桥的基牙,再用临时冠桥辅助第二次排龈,制取印模,最后观察及牙颈部排龈效果.结果 140颗牙齿在二次排龈法中应用临时冠桥,126颗达到满意标准,14颗牙齿未达到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90%;120颗牙齿在二次排龈法中应用临时冠桥辅助排龈,90颗牙齿达到满意标准,30颗牙齿未达到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75.00%.结论 在二次排龈法中,牙体预备后先应用临时冠桥辅助第二次排龈,可获得明显的牙龈退缩效果,优于传统的二次排龈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方法:应用ACQUITY UPLC HssT3(1.8μm,2.1 mm×50 m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流速0.50 mL·min-1。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全扫描检测。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3.0 min,本法线性范围为0.02~1.00μg·mL-1,提取回收率为98.6%~109.0%,日内和日间的RSD分别小于8.7%和10.6%。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磁共振及功能性成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l征象.结果 12例患者均为B细胞淋巴瘤,共检出13个结节,11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病灶T1WI呈低或等信号影,T2WI呈等、稍高、高信号影,DWI呈高、低信号影;病灶的边界较清晰,周围可见轻中度水肿;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及"缺口征"、"尖突征";1H-MRS表现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中度降低,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轻度降低,并可见巨大的脂质(Lip)峰.灌注加权成像提示病灶为低灌注结节.结论 传统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1H-MRS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磁共振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鉴别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RD)中的价值。方法诊断性试验。2017年10月至 2021年9月前瞻性、连续性纳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IVIM-DWI扫描并接受肾脏穿刺活检的2型糖尿患者, 测得肾脏皮质、髓质及实质IVIM-DWI参数:灌注分数(f)、纯扩散系数(D)、微循环扩散系数(D*)值, 根据肾脏穿刺结果将患者分为DN组和NDRD组。使用Mann-Whitney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IVIM-DWI参数、临床信息及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 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DN组IVIM-DWI参数与DN病理分级、间质病变评分、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IFTA)评分、间质炎症评分、血管病变评分、玻璃样变评分及血管硬化评分的相关性,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IM-DWI参数对DN与NDRD的诊断效能。结果共27例DN患者及23例NDRD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DN组男性19例、女性8例, 年龄(52±9)岁;NDRD组男性16例, 女性7例, 年龄(49±10...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治疗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吉林省敦化地区免费对11108宫颈癌检查,分析其结果.方法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宫颈细胞,结合TBS的细胞学诊断,细胞学诊断对宫颈癌细胞进行检验.结果 筛出CIN154例,CIN2 50例,CIN3 3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4例,原位癌1例,微小浸润1例.查出的CIN1中有20例用leep锥切治疗,1例为CIN3,行第二次锥切手术.结论 应大力宣传宫颈癌的早诊断、早治疗知识;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CT、常规MRI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于急性脑卒中诊断的准确度,作者回顾性复习了691例临床拟诊为急性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与出院诊断进行了对照性研究,其中男318例,女373例;年龄9~105岁,平均67.5岁。691例中,573例行CT检查,173例还进行了CT复查,498例行MR检查,其中411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余87例仅行常规MR检查,CT检查为常规横断面平扫、层厚5mm,连续扫描;MRI检查用1.5T磁共振机,成像包括矢状T_1WI、横断面T_2WI和质子密度像、横断面FLAIR,层厚均为5mm,层间隔1 mm,矩阵256×(128~256);DWI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b值1 221,取6个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