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椎-基底动脉TIA的BAEP转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椎-基底动脉-过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于发作间歇期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转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后,VB·TIA患者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8%显著地增高到80%(P<0.005)。其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PLⅠ、PLⅤ、IPLⅢ~Ⅴ的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转颈前后BAEP变化无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血液动力学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尼莫地平、阿斯匹林以及两药伍用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浆TXB_2含量的变化,结果提示:尼莫地平能阻滞Ca~( )内流,抑制膜磷脂降解,减少TXA_2的合成,与阿斯匹林伍用效果更佳。作者结合文献探讨了抗钙和抗TXA_2治疗的生化学基础及临床意义,提出治疗脑缺血需联合用药,在多个环节,多种途径上对神经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对50例VB·TIA患者,进行常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和高刺激重复率(50Hz)BAEP检测。结果表明:BAEP常规检测与高刺激重复率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52%,二者差异无显著性。但二者并用,其阳性率可达72%,明显高于单纯常规检测的BAEP阳性率。提出高刺激重复率的BAEP检测方法是对常规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CV-300]检测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与健康同年龄组79例作对照,结合CT检测结果探讨脑梗塞患者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患者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重症肌无力(MG)是否存在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方法;对28例MG患者和30名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人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的检测。结果MG组55只眼检查有32只眼存在视觉传导功能异常。MG组P100波潜伏期(PL)和波幅(Am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或降低。MGP100波PL和Amp的改变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10例复查结果表明,吡啶斯的明+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治疗能明显改善PRVEP。结论;MG可出现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可通过PRVEP早期发现之,并且PRVEP有可能成为MG疗效监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付××,住院号78719,男性,24岁,农民。因后颈部痛疼进行性加重,伴四肢无力三个月,突然头痛三夭,四肢瘫痪及尿潴留一天,于1978年8月14日急诊入院。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颈部痛疼,尤在颈部活动时明显,进行性加重,伴四肢乏力。胃纳渐减,日渐消瘦。无头痛、呕吐,大小便正常,尚能参加一般劳动。入院前三天在劳动中突然颈疼加重。次日起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四肢无力加重,但尚能走动。入院当天四肢瘫痪,尿潴留,呼吸紧迫而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