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汉语背景下,非言语声音和言语声音在大脑中的表征关系。方法对39例脑损伤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声音-图片核证测验和声音属性判断,采用Crawford和Garthwaite的分离软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群组分析显示,患者在言语声音理解测验和非言语声音理解测验的成绩显著正相关;个体分析显示,部分患者表现出非言语声音理解正常,言语声音理解损伤;部分患者则表现出言语声音理解正常,非言语声音理解损伤。结论在汉语背景下,言语声音和非言语声音在大脑中是独立表征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言语声音的训练,还要重视非言语声音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物体可操作性在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考察1例脑外伤患者在真假物体判断、图片命名、词图匹配、根据定义命名、属性判断、词语关联匹配等任务上生物范畴与非生物范畴分离的模式,并利用逻辑回归考察可操作性指标在范畴分离中的作用。结果 该例患者表现为生物范畴特异性损伤,即在图片命名、词图匹配、根据定义命名和属性判断等任务上非生物范畴项目成绩显著好于生物范畴项目。逻辑回归发现范畴这一变量可预测命名成绩,但加入可操作性指标后,可操作性指标取代范畴成为预测该例患者命名成绩的显著因素。结论 该例患者表现出的非生物范畴成绩好于生物范畴,可能是由于其操作知识的保留在语义水平上支持着非生物范畴概念的表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失语症患者口语命名障碍中语义错误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失语症患者口语命名障碍中语义错误的不同机制。方法对2例口语中语义错误的汉语失语症患者,分别通过口语图形命名、图形写名、词/图匹配及图/词核证等测验,检查他们各项任务的正确率及错误模式,分析各自的损伤环节。结果2例患者在口语图形命名任务中正确率相当,并都犯有大量的语义错误,但在几项理解任务中,例1基本正常,而例2的成绩显著偏低。2例所犯的错误性质有所不同。结论口语图形命名障碍中的语义错误源于不同的损伤环节:例1主要为语义后的输出系统受损,而例2则为中心语义系统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类别流畅性测验是国际上常用的认知检查测验,本研究旨在建立该测验的中国常模。方法 42例正常被试、16例卒中患者,完成类别流畅性测验,用到的类别有动物、蔬菜水果、工具、动作、著名人物,分别统计被试在1分钟内列举类别物体的总正确数、亚类转换、串联数、前15 s、后45 s以及最佳15 s的正确数。结果 随机选出四分之一的正常被试的数据重新评分,重测信度值r =0.99,测验的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90,总负荷率为0.84。结论 该常模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具有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人们通过语义范畴特异性(semantic category-specific)现象研究语义记忆组织方式的最新进展。语义范畴特异性现象的脑机制研究证明语义记忆表征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中。这些子系统很可能是按照语义领域和(或)感觉、运动加工通道组织的,并可能与感觉、运动、心理理论等认知系统存在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汉语语义能力测验,并评价该测验的应用价值。方法45 例正常被试者和100 例脑损伤患者完成汉语语义能力测验。以正常被试为基础,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结果测验总分敏感性0.96,5 个任务的敏感性分别为0.78、0.68、0.66、0.72 和0.64;特异性分别为0.96、0.96、0.98、0.96 和1.00;约登指数分别为0.60、0.46、0.42、0.39 和0.50。结论汉语语义能力测验具有良好的诊断和甄别语义损伤的能力,具有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本土化的语义记忆测验评估脑损伤患者的语义记忆水平,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在语义记忆分数上的差异,同时研究语义记忆是否存在偏侧化特点.方法 对25例脑损伤患者(左侧脑损伤16例,右侧脑损伤9例)和2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图片版和词汇版相关匹配测验.结果 左侧脑损伤患者组在图片版和词汇版相关匹配测验上的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右侧脑损伤患者组(P<0.05).患者图片版和词汇版相关测验的分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42,P<0.01).左侧脑损伤语义记忆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脑损伤(P<0.01).左侧基底节损伤语义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于右侧基底节损伤(P<0.05).结论 采用词汇版和图片版相关匹配测验可评估患者语义记忆水平.脑损伤患者中普遍存在语义记忆障碍,而且语义记忆存在左侧化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2例汉语患者的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现象,为这种现象的心理现实性提供新证据,及为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客观依据。方法:以2例来自华北地区的男性汉语语义障碍病例为观察对象病例1和病例2),入选时间分别为1999-10和2005-01,年龄分别为75岁和35岁。病前语言功能都正常,后因脑血管病变使得语言的理解和产生均存在一定困难。采用两组典型的认知测验(语义测验和语义范畴测验),分别考察患者的语义系统正常与否,以及是否存在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语义测验共设计需要语义系统参与完成的5个任务:①听觉词/图匹配;②听觉句/图匹配;③视觉词/图匹配;④视觉句/图匹配;⑤口语图形命名。前2个任务用于考察患者的听觉理解能力,随后2个考察视觉理解能力,最后1个考察口语产生能力。语义范畴测验仍沿用口语图形命名任务,但项目数扩增了许多(232个),便于深入分析患者在不同语义范畴间的命名能力。为比较患者是否对有、无生命类图形间存在命名差异,共进行3组分析:①所有项目的比较:在所有的232个项目中,有、无生命类项目分别为72个、160个,比较每例患者在命名这两类图形的正确率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②剔除部分类别后的比较:剔除人体器官和乐器项目两个类别后,再进行比较。有、无生命类分别为70个、130个项目。③匹配后的比较:从中选出有、无生命类各45个项目,两个类别间严格匹配了词频、熟悉性、获得年龄、命名一致性、表象一致性等混淆因素。结果:两患者均完成各项测验。①在各语义任务中正确率均偏低。病例1的听觉词/图匹配、听觉句/图匹配、视觉词/图匹配、视觉句/图匹配、口语图形命名正确率分别为88%(44/50)、50%(10/20)、72%(36/50)、55%(11/20)、44%(36/82)、而病例2则分别为84%(42/50)、45%(9/20)、94%(47/50)、55%(11/20)、43%(35/82)。并发现他们在每项任务上都犯有一定程度的语义错误。有把狮子命名为狗,把嘴命名为耳朵的现象。②两患者都损伤语义系统,但对该系统中不同类别的伤害程度并非相同,病例1对有生命类比无生命类的损伤更严重,而病例2却是无生命类比有生命类的损伤更严重,二者恰好构成对比鲜明的双分离模式。结论:两病例的语义系统都遭到破坏,而不能正常完成语义任务。语义系统都受损,且在有、无生命类知识类别间的损伤不平行,病例1表现为有生命类特异性损伤,病例2表现为无生命类特异性损伤。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不是一种来自混淆因素造成的假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Cookie Theft测验的中国常模。方法 29名正常被试,17例脑卒中患者完成Cookie Theft测验,在错误表述(IS)、不流畅表述(DF)、支持结构(PS)、重复内容(RP)、图片有效信息(CU)、解释图片有效信息(EC)和不相关字词(IR)7个维度上对语言样本进行分析。结果 7个维度上的重测信度值分别为r(IS)=0.92;r(DF)=0.89;r(PS)=0.98;r(RP)=0.84;r(CU)=0.96;r(EC)=0.88和r(IR)=0.99。17例脑卒中患者中,12例(70.6%)被诊断出。结论该常模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具有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物体颜色知识和运动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关系。方法对39例脑损伤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颜色知识属性判断测验和运动知识属性判断测验。对数据进行群组分析和个体分析。结果群组分析显示,患者在这两个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正相关;个体分析发现,5例患者在颜色知识属性判断上的成绩显著好于运动知识属性判断,而另外5例患者在运动知识属性判断上的成绩显著好于颜色知识属性判断。结论物体的颜色知识和运动知识在大脑中存在相对独立的表征,与大脑中概念知识的分布式表征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