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乙肝病毒X蛋白(HBx)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健  朱晓茹  李秋萍 《医学综述》2003,9(5):284-286
乙肝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和肝细胞癌 (hepato cellularcarcinoma,HCC)相关率高达 80 % ,HBV感染者发生HCC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 2 0 0余倍。HBV是HCC的重要诱因这一结论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 ,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 ,随着对HBx生物学功能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HBx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仅就HBx在诱导HBV相关HCC中所起的作用综述如下。HBx是HBV 4个开放读码框 (ORF)中的x ORF编码的病毒蛋白 ,为含有 1 54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 1 7ku ,由于其基因位于第 1 3 74 1 83 6位核苷酸之间 ,是HBV基因组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型精准指导下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HR-NICE)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前瞻、盲法评估。在2021年3月~2022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及神经内科病房连续纳入HR-NICE患者,刮取颊黏膜行POCT筛选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氯吡格雷150mg/d)和常规组(氯吡格雷75mg/d)均联合阿司匹林(100mg/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21天。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急性脑卒中Org 10172 治疗试验(TOAST)分型及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主要疗效结局为90天内新发脑卒中,主要安全结局为90天内严重或中度出血。结果 共筛查1301例HR-NICE患者,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72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476例:强化组236例,常规组240例。两组患者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90天新发脑卒中强化组4例(1.7%),常规组26例(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7,P<0.001);两组90天中重度出血强化组0例,常规组1例(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HR-NICE患者,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中,强化氯吡格雷剂量的有效性优于常规剂量,且其安全性一致,未发生更多的出血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 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中,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Cbfα1蛋白的表达变化.将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与pCMV-Osf2分别共转染至细胞中,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诱导后的HDPSCs中少量表达Cbfα1,在瞬时转染Cbfα1后,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并且在转染48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值;Cbfα1可明显增强6 个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以pGL3-P-505~+86启动子活性增强最为明显(P<0.05).计算机分析结果发现,DMP1基因启动子-505~+86 bp区存在Cbfα1的结合位点.结论: Cbfα1可上调人DMP1基因转录活性,是H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DMP1基因启动子序列-199~-185 bp区可能是Cbfα1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4.
5.
人牙齿切片器官培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牙齿切片体外器官培养模型。方法收集年轻人健康前磨牙或第三磨牙,用慢速切锯制备2mm厚的牙齿横切片,将切片用含1%琼脂糖的半固体培养基包被后采用Trowel器官培养方法在体外培养2~14天,对培养切片的细胞及组织形态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成功的将牙齿切片在体外培养了两周,成牙本质细胞在培养一周之内能够很好的维持原来的形态。一周之后成牙本质细胞逐渐萎缩,细胞密度减小。结论实验成功的建立了人牙齿切片体外器官培养的模型,为后期进行组织损伤和修复、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人牙齿切片体外器官培养的方法研究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D亚型多克隆抗体对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年轻人健康前磨牙,用慢速切锯制备2min厚的牙齿横切片,将在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D亚型多克隆抗体中浸泡过的琼脂糖微球与在PBS液中浸泡过的琼脂糖微球对称放置在牙片上,将切片用含琼脂糖的半固体培养基包被后采用Trowel器官培养方法培养1周,观察其对牙本质形成和矿化的影响。结果: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D亚型多克隆抗体组四环素线状荧光带较对照组变细,von Kossa染色前期牙本质处球状矿化也较对照组减少,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D亚型多克隆抗体能够影响牙本质的矿化,但对牙本质基质的合成和分泌无明显影响。该结果提示成牙本质细胞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D亚型对牙本质矿化过程中的钙离子转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报告1例颊部颗粒细胞瘤。患者女,38岁。右侧面颊部肿物1月余。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由纤维组织分割呈巢状,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性。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及S-100蛋白阳性,提示肿瘤来源于雪旺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治疗牙周炎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治疗牙周炎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择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该院接诊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使用CLA治疗;而对照组30例则使用MNZ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牙周炎根除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并通过患者症状变化来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的BI (出血指数)、PD (牙周探诊深度)、AL (附着散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药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的BI、PD、AL均低于基线水平,同时观察组的的BI、PD、AL值也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综合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7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轻度头晕,对照组有6例患者恶心、呕吐。结论 CLA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较MNZ的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