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6例经开颅、立体定向活检或神经内镜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病灶位于胼胝体者2例,左尾状核者1例,左额叶者1例,右小脑者1例,前颅窝底及视神经管者1例,经开颅手术切除+地塞米松治疗者2例,经开颅手术切除+地塞米松+放疗者1例,经开颅手术+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者+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经神经内镜手术+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者1例,随访3~25个月,病灶完全消失者5例,病灶显著缩小者1例,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建议以立体定向活检取病理为主,推荐激素+化疗+放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胶质瘤是原发于颅内预后较差的肿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其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半。目前针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新兴的免疫治疗也逐渐获得临床医生的认可。转化生长因子-β2在胶质瘤的免疫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TGF-β2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未来治疗策略,从而为治疗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TGF-β2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国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8例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组织标本,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胶质瘤细胞原代培养,部 分胶质瘤细胞加入含有EGF、bFGF、B27的DEME/F12培养基中进行无血清培养获得悬浮生长的肿瘤细胞球,免疫荧光染色及分 化实验验证肿瘤球是否为胶质瘤干细胞。ELISA方法检测胶质瘤干细胞分泌TGF-β2的水平,转染TGF-β2 siRNA后应用Tran- swell方法检测TGF-β2对胶质瘤侵袭能力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2对胶质瘤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MMP)表达影响。 结果: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分化实验证明原代培养的悬浮生长肿瘤细胞球为胶质瘤干细胞,肿瘤 细胞球表达CD133,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胶质瘤干细胞比原代培养的胶质瘤 TGF-β2 分泌水平 明显升高[(74.13±3.63) vs (46.13±2.61) pg/ml, P<0.05]。沉默 TGF-β2 可以降低胶质瘤干细胞侵袭细胞数[(105.71±8.69) vs (63.67±5.93)个,P<0.05],并抑制MMP-2和MMP-9表达(均P<0.05)。 结论: TGF-β2 通过 MMP-2 和 MMP-9 通路增强胶质瘤 干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且预后较差的肿瘤,本文旨在研究替莫唑胺是否可以通过改变TGF-β2表达水平来抑制U251细胞侵袭。方法:MTT法检测替莫唑胺对U251增殖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U251细胞侵袭能力.Real-time RT—PCR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U251细胞中TGF-β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2蛋白表达。结果:替莫唑胺抑制U251细胞侵袭力,MTY试验证实替莫唑胺(50μmol/L)在24小时内对U251细胞存活力无影响。Realtime RT—PCR和ELISA法证实替莫唑胺降低了U251细胞中TGF-β2表达。通过引入TGF-β2抗体,发现替莫唑胺通过抑制TGF-β2表达降低了U251细胞的侵袭作用。结论:替莫唑胺可以通过抑制TGF-β2表达来降低U251细胞的侵袭作用,因此替莫唑胺不仅可以应用在化疗领域,而且还可以运用到生物治疗领域.从而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2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术野中血管,指导手术操作。术后行3DCTA或DSA检查,评估术中ICG荧光造影对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作用。结果术中确认动脉瘤颈残留2例,载瘤动脉分支血管闭塞1例,穿通血管误夹2例,重新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后,再次荧光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颈夹闭满意,术后DSA(或MRA、CTA)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是一种术中监测颅内动脉瘤颈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穿通支血管是否闭塞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3~2009年期间收治的1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发NPE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发NPE病例均于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24 h内发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呼吸频率〉40次/min、双肺可闻及广泛湿罗音。胸片示肺纹理紊乱增强11例,斑片状阴影7例。在吸氧情况下血气分析均为PaO2〈8.0 kPa,PaCO2〉8.2kPa。经对因治疗、有效脱水、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物理降温结合冬眠药物降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气道痉挛、有效抗生素应用等措施治疗,本组存活11例,死亡8例。结论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合并NPE应兼顾肺部及颅脑损伤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存活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人脑胶质瘤干细胞(BGSCs)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 mRNA的表达水平,推断其在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8例,培养出B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球CD133、GFAP和TU-20的表达;RT-PCR检测BGSCs中TGF-β2 mRNA的表达,并与对应的原代分化脑胶质瘤细胞进行比较. 结果 肿瘤细胞球CD133呈阳性表达;分化于肿瘤球的细胞可表达GFAP和TU-20; RT-PCR检测发现TGF-β2 mRNA在BGSCs中的表达水平远高于原代分化胶质瘤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9,P=0.009). 结论 BGSCs中TGF-β2 mRNA呈高表达,这可能是胶质瘤TGF-β2高分泌、产生免疫逃逸并耐受各种常规治疗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干细胞中Fas/Fas-L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脑胶质瘤凋亡以及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脑胶质瘤干细胞,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予以鉴定。然后提取脑胶质瘤干细胞以及相对应的原代脑胶质瘤细胞中的RNA,进行RealTime RT-PCR检测,测定Fas/Fas-L的mR-NA表达水平,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脑胶质瘤干细胞并通过鉴定。定量检测mRNA表达显示,在脑胶质瘤干细胞中,Fas和Fas-L的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原代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Fas/Fas-L的mRNA表达水平低,可能会使以Fas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失败,从而导致肿瘤的复发。对Fas/Fas-L系统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前景提出了疑问,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转录水平上检测人脑胶质瘤干细胞(BGSCs)中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探讨其在胶质瘤免疫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BGSCs,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予以鉴定。然后提取BGSCs以及相对应的原代脑胶质瘤细胞中的RNA进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测定I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BGSCs并通过鉴定。定量检测mRNA表达显示,在BGSCs中IL-10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原代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配对t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检测了BGSCs中IL-10的mRNA表达水平,证实其高于相应的原代胶质瘤细胞。这可能是脑胶质瘤能逃避肿瘤免疫并且复发的原因,若要根治脑胶质瘤,应以BGSCs为靶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能否抑制胶质瘤干细胞(GSCs)和分化的胶质瘤细胞株的侵袭,并降低免疫抑制作用和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从原代培养胶质瘤干细胞(PCGCs),然后,我们通过免疫组化,细胞侵袭实验来研究替莫唑胺对侵袭力的影响,实时逆转录酶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来证明TGF-β2的表达影响。结果TMZ能够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和原代培养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力。此外,TMZ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TGF-β2的表达。结论替莫唑胺能够通过影响TGF-β2的表达来抑制胶质瘤干细胞(GSCs)和分化的胶质瘤细胞株的侵袭,并降低他们的免疫抑制作用,替莫唑胺可作为胶质瘤治疗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