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睡眠中(痫)性放电对睡眠呼吸事件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2例成人癫(痫)患者进行多项睡眠图(PSG)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分析其夜间睡眠中发作性事件情况,并探讨(痫)性放电及抗癫(痫)药的影响.结果:癫(痫)组入睡潜伏期、快速眼动(REM)睡眠潜伏期增加,浅睡期所占比例增多,深睡期所占比例减少,睡眠效率降低,夜间觉醒次数增多,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周期性腿动事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痫)性放电和抗癫(痫)药对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和周期性腿动指数未见明确影响.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和睡眠呼吸障碍,觉醒事件、呼吸事件、腿动事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采用PSG联合V-EEG同步监测有利于全面分析睡眠结构与癫(痫)呼吸事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头颅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周围血棘红细胞检测采用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和扫描电镜方法.结果 男性2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10~35岁,平均发病年龄22岁,4例以口面舌部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突出症状,3例以四肢远端不自主运动为首发突出表现,且于发病过程中累及口面部肌张力;1例以帕金森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有癫痫发作,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例智力减退.6例肌张力低、腱反射低.8例患者外周血涂片光镜下7例棘红细胞增多,另1例外周血涂片正常,但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和电镜下棘红细胞增多.所有患者肌酸激酶不同程度轻度升高.8例患者头颅MRI中,6例示不同程度侧脑室扩大,前角明显增宽;尾状核和豆状核萎缩.4例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2例正常,2例示上、下肢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纤维轴突受累为著.外周血棘红细胞检测:7例患者外周血涂片光镜下棘红细胞增多;8例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阳性,2例电镜检查符合棘红细胞增多症.结论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主要累及基底节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口面肌张力障碍、舞蹈症、智力减退、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学示不同程度的尾状核和豆状核萎缩,周围血的棘红细胞检测方式对该病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reutzfeldt-Jakob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及临床可能的Creutzfeldt-Jakob 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表现、脑脊液14-3-3蛋白、脑电图等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病例男1例、女2例,年龄57~67岁,均为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肢体共济障碍、痴呆、头晕、视力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肌阵挛性抽搐、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言语零乱、躁动不安或缄默)、锥体束征(1例单侧、2例双侧); 脑电图1例表现周期性尖 -慢综合波,2例为有周期性三相波; 1例头颅 CT、 MRI正常,2例DWI示两侧尾状核、豆状核及双侧大脑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异常高信号; 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细胞学计数无异常,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均阴性,3例脑脊液14-3-3蛋白均阳性; 2例已死亡,发病至死亡时间为11个月和4个月,1例病程5个月仍在维持治疗中。结论 Creu tzfeldt-Jakob病临床罕见,进行性肢体共济障碍、痴呆及肌阵挛性癫痫要考虑该病可能,宜行脑电图、颅脑MR及脑脊液14-3-3蛋白检查,脑电图在病程2~3月时多出现典型三相波,病程早期辅助检查不典型者应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儿童失神癫痫属于特发性全身型癫痫.失神发作指意识障碍或无反应伴同步脑电图普遍性3 Hz棘慢复合波节律,亦属于全身型发作.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儿童失神癫痫属于特发性全身型癫痫.失神发作指意识障碍或无反应伴同步脑电图普遍性3 Hz棘慢复合波节律,亦属于全身型发作.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抗癫痫发作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其本质是抗癫痫发作而非改善癫痫疾病。本文依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从药代动力学、药理学机制、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抗癫痫发作药物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癫痫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儿童失神癫痫属于特发性全身型癫痫.失神发作指意识障碍或无反应伴同步脑电图普遍性3 Hz棘慢复合波节律,亦属于全身型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睡眠痢性放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癫痫的成人患者82例进行多项睡眠图(PSG)检查,同步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分析患者的睡眠结构、EEG痫性波情况。结果:本组病人PSG睡眠结构特点表现为各睡眠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REM潜伏期增加、REM睡眠减少为著,其中8例患者无REM睡眠,所有患者夜间觉醒次数均增多。睡眠中痫性放电对NREMI期、Ⅲ-Ⅳ期睡眠的影响显著,在有痫性放电者的NREMI期睡眠明显增多,NREMⅢ-Ⅳ期睡眠明显减少。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睡眠中出现痫性放电的患者睡眠结构的紊乱更严重。采用PSG联合长程V-EEG同步监测有利于更全面分析睡眠结构与痫性放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儿童或青少年患者因发作性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幻觉就诊,儿科或神经科医生通常未能意识到其很可能是癫痫发作,尤其以视物成双为发作性症状.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以发作性视物成双为惟一主诉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癫癎患者药物治疗前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事件的变化。方法:对确诊为癫癎的成人患者28例进行多项睡眠图(PSG)检查,同步行长程视频脑电图(LTV EEG)检查,分析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呼吸事件情况。结果:本组病人PSG睡眠结构特点表现为各睡眠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REM潜伏期增加、REM睡眠减少为著,浅睡眠明显增多,而深睡眠则无明显差异。其中2例患者无REM睡眠。所有患者夜间觉醒次数均增多,睡眠效率明显下降。但在觉醒时间、周期性腿动和呼吸暂停指数上,并无明显变化。结论:癫癎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存在睡眠结构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