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脑梗死大小,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linal neurologic functional default scoring,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在CRP异常组中,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及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42例61.76%:23例43.40%,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正常组高(32例65.30%:17例34.69%)。异常的CRP组中有较高的CNFDS评分[CNFDS:中位数18(6~35):11(6~28),P=0.0001,曼-惠特尼U检验]及严重的预后。结论: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 (IMT≥ 1 2mm)与非斑块组 (IMT <1 2mm)。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P <0 0 5 )。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非斑块组 (P <0 0 5 )。结论 血CRP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脑梗死大小,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2 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linalneurologic functional default scoring,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在CRP异常组中,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及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42例61.76%23例43.40%,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正常组高(32例65.30%17例34.69%).异常的CRP组中有较高的CNFDS评分[CNFDS中位数18(6~35)11(6~28),P=0.0001,曼-惠特尼u检验]及严重的预后.结论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