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AO分型A型的股骨远端骨折,选择DCS(动力髁螺钉)、顺行交锁髓内钉、逆行交锁髓内钉三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长尸体股骨标本.制成相同标准的骨折模型.采用三种不同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并对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在相同载荷条件下.DCS固定方法相对牢固可靠.而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抗压刚度较小(P〈0.01)。结论对于稳定型的股骨远端A型骨折.宜采用交锁髓内钉,逆行交锁髓内钉更适宜。对不稳定型的骨折,DCS固定方法更为有效;优于其他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取6副尸体股骨标本,制成股骨远端骨折(AO分类的A1型),采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逆行交锁髓内钉、顺行交锁髓内钉三种内固定方法,进行实验应力分析,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优劣。应用股骨股骨动力髁螺钉治疗28例患者。骨折按AO/ASIF分类:A15例、A26例、A317例。结果:在受同等载荷条件下,DCS固定方法最佳,而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股骨远端骨折刚度较差(P〈0.01)。采用股骨动力髁螺钉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出血量400ml,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月(平均4.7月),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优良27例(93%),可2例。结论:股骨动力髁螺钉可有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长期以来关于骨纤维结构不良大量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回顾,综述骨纤维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检索OVID数据库1966-01/2006-10关于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文献,检索词:Osteofibrous dysplasia,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1994-01/2006-10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有关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文献,检索词为:骨纤维结构不良,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择与骨纤维结构不良相关的观察对比研究、经验总结、个案报道、最新研究进展等文献,力求资料全面,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相关国内外文献41篇,排除重复性研究11篇,采用30篇,包括关于骨纤维结构不良定义、发病机制、病理、诊断及治疗等。资料综合:①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起源于纤维组织的良性骨肿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现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②骨纤维结构不良好发于胫骨,症状为局部肿块。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胫骨中段前侧皮质膨胀性密度减低。确诊方法为病理检查。重点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造釉细胞瘤相鉴别,现有大量研究证明该病与造釉细胞瘤有联系。③治疗上过去认为10岁以前应保守治疗,10岁后选择手术治疗,目前倾向于早期骨膜外切除手术治疗。结论:骨纤维结构不良发病率低,对该病认识较少,误诊率较高,重点需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造釉细胞瘤相鉴别,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对可疑者行病理检查,确诊者行骨膜外切除,切除范围较大的病例行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和探索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38例,行跟骨外侧入路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采用植骨术.结果38例经9-24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Mar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2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 跟骨锁定钢板以及必要的植骨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早期功能锻炼,符合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减少了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发生率,是治疗跟骨骨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TM)是2001年3月21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21届急诊医学及加强监护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以本地区细菌流行病学及药敏结果为基础,选择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作为起始治疗,以阻断感染进展及由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一旦明确了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即针对性地降级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产生耐药[2]。我科对20例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降阶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住院费用,为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15例18个椎体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天内均下床活动。随访1~7个月,平均4.5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并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由于不同患者髋臼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别,导致重建髋臼时难度明显增加,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能良好解决对臼杯假体的包容,但对截骨后髋臼内壁的内移范围仍存有争议。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寻找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 方法:利用SolidWorks 2008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 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 mm处,每隔1 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将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髋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 结果与结论:第1,5,6,9,10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不均匀;第2,3,4,7,8 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均匀,其中第4组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第2,3,4,7,8组在上述3个象限内的剪切应力分布均匀,第7,8组剪切应力最小。提示关节力在髋臼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后上象限,随着臼杯不断内移,臼杯与骨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从而增加接触面上的Mises应力,但剪切应力随髋臼内壁的内移而减小。因此髋臼内壁截骨合适的内移范围在未入盆腔内1 mm到完全陷入盆腔1 mm,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1 mm处。  相似文献   
8.
背景:以置入内固定物治疗是股骨远端骨折研究的首选方法之一。 目的:因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结构复杂,故评价股骨远端骨折后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生物力学变化可引导临床应用。 方法:分别测定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的抗压刚度和抗弯强度,同时比较3种内固定之间的生物力学变化。对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明确3组内固定物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动力髁螺钉的应力遮挡过大,而逆行交锁髓内钉的刚度过低。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既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使应力能够通过骨传导,又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为骨折的内固定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远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在治疗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骨损伤中的应用已很普遍,对于其引起的肺功能变化,尤其是老年骨损伤患者,应积极防治。目的:观察骨损伤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骨损伤患者24例,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比较治疗后1d以及1周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所有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的骨损伤患者,在治疗后1d的肺活量(2.45±0.56)L、用力肺活量(2.20±0.39)L、最大通气量(50.9±23.9)L,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说明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这种改变可能与骨水泥的使用导致肺组织的微血管栓塞有关,需要加强监测以及通过在治疗前后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肺栓塞。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螺旋CT构建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利用计算机力学测试软件(Solidworks),在重建模型上测定不同臼杯的摆放位置对髋臼周围应力分布的影响,寻找在何种置入角度下髋臼周围应力分布最为合理,验证臼杯置入角度的合理范围,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手术中臼杯置入的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