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志强  吴香兰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0):1172-1178
在全科医疗服务制度背景下,增强医患信任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基于医患信任源模型,结合文献分析,本文对全科医疗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得出卫生行政部门对签约服务的监督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环境、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质量、居民自身的信任倾向是影响医患信任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从四方主体角度出发,提出要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力度、提升制度信任、加强医患沟通、增强人际信任、发挥居民的社会监督力量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意愿和全科医疗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现有关于全科医生胜任力的研究大部分强调应着力提升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忽略了全科医生内隐素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仍缺乏评估全科医生内隐胜任力的有效工具,开发全科医生内隐胜任力量表(GPICRS)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编制GPICRS,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提升全科医生胜任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在文献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初始版量表。于2021年9—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全国选取380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初始版GPICRS对其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净化、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验证量表的合理性,基于加权平均法评价全科医生的内隐胜任力水平,比较不同特征全科医生的GPICRS平均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5份(88.2%)。GPICRS由工作动机、自我效能感、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素养4个维度14个条目构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737,Bartlett’s球形检验χ2=592.715、P<0.001,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根>1.00...  相似文献   
3.
背景 随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启动和落实,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逐渐成为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的基础。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并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日常考核和评价机制,能够正向激励全科医生的工作并促进签约服务不断提质增效。目的 编制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自评量表,为科学评价我国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提供适用的工具。方法 基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通过文献回顾并参考相关岗位胜任力量表进行了测量题项拟定和初始量表设计。并于2021年4—8月对全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基层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集了402份有效问卷数据。将有效样本(n=402)平均随机分为两部分,样本A(n=201)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B(n=201)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最终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 最终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量表包括4个维度(全科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21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9,全科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4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7、0.850...  相似文献   
4.
旅游区院前急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旅游区院前急救模式。方法:对266例院急救病例进行分类处理。结果:占前三位疾病是外伤、中毒、心脑血管疾病,除8例死亡外,全部转送院内诊治。结论: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院内进一步急救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手段从中药连翘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谱学分析(NMR、ESI-MS、IR)的方法,确定其结构为2,3-二羟甲基-4-(3‘‘‘‘,4‘‘‘‘-二甲氧基苯基)-γ-丁内酯(2,3-dihydroxymethyl-4-(3‘‘‘‘,4‘‘‘‘-dimethoxyphenyl)-γ-butyrolactone),该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heartdisease ,CHD)是先天畸形最常见的一种 ,系胎儿时期以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 ,未能退化 (部分停顿 )所致。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先心病 )的发病率较高。普遍认为先心病的发病率在足月、活产的新生儿是 6‰~8‰ ,在早产儿、死产或流产的病例中发病率更高。国内报道为 0 3%~ 1% ,在流产儿和死胎中则高达 10 2 %。据北京市 70年代的统计 ,先心病占婴儿主要疾病死亡总数的近 1 3,仅次于肺炎而居死亡的第二位 ,而在 15岁以下儿童中则占全部死因的 2 3 4 % ,居第 1位。先心病的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 ( DF,或称肢端坏疽 )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治疗难度很大 ,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1 2 .4% ,其截肢率高达 7.3% ,是非外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 ,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我们自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3年 1 0月 ,采用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患者共 60例 ,按 WHO( 1 985 )标准均诊断为 2型糖尿病 ,并符合《内分泌学》关于 DF的诊断标准。其病情按国际通用的 Wagner分级法 ,分为 5级。属 1级者 2 6例 ( 4 3.3% ) ,临床表现为肢体表面溃…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坏死即缺血性骨坏死,发病机制包括创伤性(如股骨颈骨折等)和非创伤性(如药物因素、酒精刺激和骨质疏松等),这些因素导致髋关节破坏。还有相关的高风险因素,如进行化疗、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妊娠等。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因此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治疗也是研究的关键。目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只是停留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髓芯减压,这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最终仍然需要髋关节置换。干细胞的出现给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而且还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这使得我们更容易获得丰富的干细胞来用于临床治疗,而且它没有显著的伦理问题。干细胞疗法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也是未来进行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本文中作者就近些年来应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是否可导致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后3、 7、 14 d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鼠腹壁皮下注射6条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分别在感染后3、 7、14 d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ELISA检测血清中IL-1、 IL-6水平。取肺组织用于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程序性死亡受体-1 (Beclin 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LC3Ⅱ)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3、 7、 14 d组血清中IL-1水平分别为(1 558.0±123.6)、(1 511.0±213.1)和(1 448.0±176.8)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2.0±112.8) pg/ml (P <0.05);感染后3、 7 d组IL-6水平分别为(1 481.0±197.9)、(1 423.0±210.0)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1.0±138.9) pg/ml (P <0.05)。透射电镜观察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肺组织中线粒体均出现自噬现象。大鼠组织肺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各感染组细胞排列紊乱,肺泡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感染组Akt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3、 7 d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为(1.288±0.109)、(1.619±0.132),均高于对照组(0.733±0.135)(P <0.01);感染后3、 7、 14 d组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48)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4±0.278)、(2.384±0.125)和(1.808±0.121),均高于对照组(1.260±0.087)(P <0.05);感染后3 d组mTOR、 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14±0.217)和(2.736±0.333),均高于对照组(1.345±0.067)和(1.974±0.225)(P <0.01);感染后14 d组LC3Ⅱ蛋白表达(1.938±0.191)高于对照组(1.401±0.200)(P <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细胞呈蓝色,阳性呈棕黄色,各因子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各感染组Akt、 mTOR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细胞中棕黄色显色不明显,A450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3、 7、 14 d组p-Aktser473、 p-mTORser2448及Beclin 1与对照组相比,棕黄色显色加深明显,A450值分别为(0.104±0.010)、(0.143±0.022)、(0.088±0.013),(0.100±0.007)、(0.151±0.006)、(0.120±0.012)和(0.129±0.005)、(0.047±0.004)、(0.050±0.005),均高于相应对照组(0.032±0.001)、(0.065±0.002)和(0.031±0.001)(P <0.05);感染后3、 14 d组LC3Ⅱ与对照组比较棕黄色明显加深,A450值分别为(0.056±0.006)、(0.120±0.007),均高于对照组(0.042±0.004)(P <0.05)。结论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所致的肺损伤,炎症反应可诱导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该自噬作用可通过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脑炎型脑囊虫病的脑脊液(CSF)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临床极易误诊。我科于2001年11月收治了1例,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患者男,19岁,傣族,间断发热伴双下肢活动障碍4个月,加重8天,2001年11月1日入住我院骨科。入院时,T38.8℃、R22次/min、P92次/min,神智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